广西科普中国e站现状调查和思考

时间:2022-10-28 09:1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的涌现对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介绍了广西科普中国e站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进科普信息化落地应用、提高科普工作信息化水平等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广西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科普中国e站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19)09-0060-05

当今世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公众通过网络接收科技信息已成常态,基层人群的科普需求日趋多元和个性化。科普信息化是传统科普的创新,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科普升级的必然趋势。为了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信息化服务新阵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展科普服务,切实解决科学传播“最后一公里”,中国科协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推动建设科普中国e站[1](以下简称e站),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科普中国内容资源和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有效融入,为公众提供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的有效平台渠道,满足新时代公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科普服务需求,有效推进了全民科学素质的快速提升。

一、广西科普中国e站现状分析

(一)建设管理情况

广西现有并投入使用的e站共有539个,其中社区e站140个,占26%;乡村e站230个,占43%;校园e站169个,占31%。e站主要依托学校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经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广西265个e站自购电子屏,占已投入使用e站的49%。广西科协本级共投入900万元用于建设e站,其中“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广西惠农兴村计划”投入资金650万元,各级市县科协也投入资金575万元用于e站建设。

广西e站建设认真按照中国科协《科普中国e站建设及使用暂行办法》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建站标准,做好建站选址和e站负责人员摸底调查工作,加强对e站动态指导,建立服务运行的长效机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加强科普中国移动端传播和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避免盲目追求硬件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科普经费使用效益。2018年年底,通过开展自查,对站点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充分了解每个站点的具体情况,包括数量、使用效率等。广西全区所建设的e站均符合有网络、有人员、有场所、有活动、有终端的“五有”标准,深入贯彻了“建e站不是买大屏”的要求,实现终端形式的多样性。e站建设作为广西“一站二平台三渠道”的重点建设工作,加强与文化、农业、邮政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因地制宜地将科普中国内容精细分类、精准推送,达到普惠共享的目的,提升了广西的科普信息化水平。

(二)取得的成效

各个e站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科普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在全区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各类人群的科学素养。

1.社区e站主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为来往居民提供科普服务。南宁市西乡塘区二桥西社区基于科普中国服务云、借助科普中国APP等移动端应用,创设了“科普二桥西”微信公众号,为普及科普知识、上传生活常识提供新的平台。社区办事大厅树有电子显示屏,可以及时浏览科普中国网上的内容、查阅近期社区开展的科普线上线下活动。贵港市港北区荷城社区,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以及手机大屏幕开展e站宣传工作。社区自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推送科普文章400多篇,推送V视快递50多部,发布的每篇文章阅读量都超过1000人次,覆盖人数5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知识面。

2.校园e站依托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推动了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开展。校园e站主要依托学校开展科普活动,促进了学校科技教育工作日常化、信息化,提高了学校科技教育效率,扩大了科技教育信息量,推动了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开展。南宁市北湖路小学建设的校园e站,通过下载科普中国上的相关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水火箭制作实践、科学节、科技实践校本课等活动,丰富了课外科技教育活动内容,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柳州市东环路小学校园e站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阅读量都超1000人次,只要动动手,点开全媒体网络科普阅览屏,就会显示科协服务、科普知识、科普电子报等多种版面。

3.乡村e站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和科普工作站,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松木村根据人群的不同需求,按照活动的各自属性,设置了智慧青少年、当代新农民等不同板块,每大类根据不同的领域,做细分调整。老人读报,e站的阅报功能就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屏幕大,内容看清楚,老人阅读起来一点也不困难。e站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大大提升了活动层次。至今,该区e站建设受益群众已达10万人次。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平等村、横县校椅镇青桐村等乡村e站,结合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及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来使用和传播科普中国,运用科普中国上的种养知识帮助协会会员和群众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实现增产增收。

4.科普教育基地e站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科普中国”公众号。南宁市科技馆等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在相应的网站入口加入科普中国的链接、在门票上印刷“科普中国”公众号二维码等形式,宣传并鼓励参观群众关注、使用科普中国。玉林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e站每天正常开放使用,利用电子屏开展包含健康养生、法律案例宣传、自然科学等专题科普知识宣传,播放的内容吸引众多读者驻足,特别是中小学生放学后,学生们更是被e站的精彩内容所吸引,大家席地而坐,停留许久。

5.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等e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等e站结合单位特色,利用科普中国的相关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上思县十万大山百花蜜养蜂协会通过e站开展十万大山独特的养蜂气候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激发了周边群众对科学养蜂的兴趣,每天都有20多名群众前来使用e站浏览科普知识。南宁市科普教育基地——金花茶公园,在每年的全国科普日暨南宁市“绿城科普大行动”活动期间,开启“互联网+科普”模式:一是成立科普微信群和QQ群,在微信群和QQ群中分享园林植物知识,使市民可以多渠道了解、学习园林知识;二是依托公园网站平台,开展e站建设,增设科普中国宣传板块链接;三是在公园科普楼设置2台电子触摸机及LED户外显示屏等设备,多渠道宣传园林知识,在公园与公众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无缝对接平台。

二、存在的问题

(一)重建设,轻管理

有的县级科协对e站的运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督促和指导,造成个别e站发挥作用不明显,有的e站使用频率较少,选址考虑不周,人流量不大,没能很好发挥e站的科普功能。据统计,每周使用e站1~3次的有99个,每月使用e站1~3次的有173个,每季度使用e站1~6次的有233个,每日使用e站的有31个,长期使用e站的仅有1个。龙胜各族自治县油茶种植科普示范地和灌阳县新街镇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的e站,安放在基地的培训室,主要供基地種植群众浏览科普信息、查阅资料、学习技术。

(二)科普经费有限

由于科普经费极其有限,不能在硬件和软件上对接e站的配套建设,只能依赖广西划拨的资金进行,所以e站的建设规模不能大量铺开,只能勉强维持低水平运行,缺乏持续高质量开展科普活动的相关经费,不能更新升级现有设备,一些依托单位存在原有设备及科普活动场所陈旧、老化等问题。

(三)兼职人员多

e站的管理人员均为兼职人员,无相应待遇,业务水平也不高,导致现有资源未能充分使用,展品展项也未能及时更新和维护。同时,e站的运行管理缺乏有效的督促和指导,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素质良莠不齐。市区的学校、社区e站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但依托各种农技协和基地建立站点进行管理的人员通常是农民,业务能力相对不足。

(四)e站资源获取方式繁琐

e站内容资料丰富,但是获取渠道必须进行注册,尽管有不少观众反映愿意进行APP下载或者注册,但操作程序繁琐,不利于科普传播效果的提高,大屏功能拓展难度过大,推进缓慢。来宾市e站大屏均能正常使用,但功能较单一,对于将校园、乡村、社区等事务移植到大屏上,并建成手机APP方面技术难度过大,需要的投入过高,不利于各e站大屏功能拓展。

(五)缺少当地的特色板块

e站资源丰富,但是缺少当地的特色板块,不能适应基层需求。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单靠科协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合力。目前,广西大多数e站的建设还只是科协组织的“单兵作战”,其他政府机构或部门、企业等行业没有广泛参与进来,尚未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公共服务机制,难以实现科普资源的合作与共建共享。

三、对策和建议

(一)对现有e站加强管理和整合

一是进一步规范落实e站管理的有关要求,要建设更要管理,特别是加强对e站科普中国信息员的管理,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发生。二是强调“建e站不是买大屏”,指导各县(市、区)对已建和准备建的e站进行检查,不能以建站名义推广电子大屏。三是保证已经建设的e站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将e站建设与实施单位科普活动等结合开展工作,要对使用频率少、发挥作用不大的e站进行整合,并将e站建设在人群相对集中、需求量大的地方,如火车站、图书馆等,让更多群众能认识到e站的公益性,关注并接受科普内容,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二)增加经费投入,推动e站基础设施建设及活动开展

一是创新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将中央财政资金向“百千万行动”倾斜,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在基层农技协、扶贫产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学校等中开展e站创建,扩大科普中国的覆盖面。二是构建区、市、县(区)三级经费配套措施,鼓励各级科协多方筹措资金,用于e站的建设和管理。三是制定奖补政策,对每年开展好的e站站点进行奖补,激发站点的建设和使用活力。

(三)培训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提高其科普信息化水平

差别化培训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不断提高科普中国信息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建立科普中国信息员激励机制,推动基层e站更好地服务受众。广西科协建立了由乡镇(街道)科协干部、行政村(社区)科普宣传员、反邪教信息员、邮政系统“邮乐购”站点管理员组成的科普信息员队伍,承接e站科普中国信息员的管理职责。其中,与广西邮政合作,用好全区14148个建制村“邮乐购”站点科普中国宣传员这支特殊队伍,将e站的管理、“科普中国”科普资源的推送纳入其工作职责。

二是加强基层科普人员信息化工作培训,开展交流与学习,促进基层科普中国信息员水平的提高,有效履行职责。2018年广西全区开展了基层科普员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近200期,培训基层科普宣传员5000人次,邀请专家为基层科普中国信息员进行“科普中国资源落地应用”“创新发展与科普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对e站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进行指导,并组织与训人员到优秀的e站站点实地学习,深入了解e站的开展与建设情况。

三是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比如远程培训与现场培训、线上线下等相结合,增强科普中国信息员的业务水平。

(四)简化资源获取方式和程序并拓展功能

一是关注公众号可以直接接收推送信息等,并加强e站线上APP的推广应用,开发不同类型的APP,使得信息、数据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个性化的科普知识信息服务。二是挖掘数据,提供精准服务。通过对访问者的行为分析数据,智能化地理解基层用户的潜在需求,找到与其感兴趣相匹配的科普资源,为公众精准推送科普信息内容。三是增加在线互动体验的板块与内容。可以按需求主动从e站获取科普信息,并通过在线互动,提升公众获取信息的兴趣,增强用户使用的黏性。

(五)整合数字科普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为适应基层的需求,制作和整合数字科普资源,加强与各单位部门的合作构建资源共建共享。一是根据本地居民的知识结构重新设计、发布并增加版块,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科普内容,再将其数字化。二是利用第三方资源,实现本地科普服务增值,注重与政府部门以及教育、医疗等行业机构的资源合作,吸纳更多行业和专业资源,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合作和资源共享。三是大力宣传推广科普中国品牌,增加公众对e站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利用各成员单位的宣传渠道和资源,大力宣传推广科普中国APP,广泛传播分享科普中国APP移动端内容,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覆盖范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科普中国e站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科协办函普字〔2019〕48号)[Z].2019.

推荐访问:广西 中国 科普 思考 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