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时间:2022-10-26 17:18: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R4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436-01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的呼吸道护理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别于普通病房,而对于不同疾病的呼吸道护理方法也不同。做好呼吸道护理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2月~2014年1月供收治危重病人550例,其中心胸外科272例,神经外科111例,普外科85例,骨科26例,其它56例。男370例,女180例,年龄0.3岁~78岁,平均40.54岁。其中7岁以下先心病患儿62例。

2 护理

2.1 呼吸道的一般护理 适用于术后清醒病人,无或有轻度呼吸系统并发症。护患关系为指导—合作型,即护患双方中,护士充当指导者,患者接受护士指导,护士要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讲清呼吸道护理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掌握有效咳痰的方法。我们体会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础。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痰,清醒病人一般不进行鼻导管吸痰,避免加重缺氧。定时翻身拍背,协助病人进行有效咳痰,方法如下:(1)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上身前倾。(2)用双手固定病人腹部及伤口。(3)令病人深吸气,或重复吸气3~4次。(4)缩紧胸及腹,用力做爆破性咳嗽,使痰液排出。(5)当病人呼气时,护士将手放于病人下胸部,以稳定向上的动作振颤胸部,有助于病人咳嗽。术后常规湿化吸氧2~3天,一般采用面罩、鼻导管、鼻塞吸氧,流量2~3L·min。痰液粘稠可用超声雾化,每日4次。有轻度肺不张者,除采用以上方法外,可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肺功能锻炼。成人潮气量由每次400ml·次、730ml·次、1095ml,渐进增大。小儿由200ml开始,逐渐增大,每日3~4次。

2.2 呼吸道的综合护理 适用于术后并发呼衰、昏迷、意识障碍及气管切开患者。此类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较多。多见于重度颅脑损伤并昏迷、呼衰者,心脏手术后并发脑部疾患者。护患关系为主动—被动型,即护士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护士对患者的护理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患者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护理之优劣对患者的恢复及有无或加重肺部的并发症有直接影响。对这类病人护士要有高度责任感,要具有“慎独”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取翻、拍、点、吸、喷及呼吸监测综合护理方法:(1)翻:2~3小时翻身1次,翻身前要吸尽分泌物,防止窒息。(2)拍:翻身后拍打背部,通过震动使痰松动,拍背时要五指并拢略弯曲,动作轻,由上而下,从外向内拍。(3)点:点药,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前后要给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或药液1~2ml,行气道冲洗刺激咳嗽稀释痰液;也可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气管内滴入湿化液300~50ml·d,防结痂[1]。(4)吸:吸痰,用12~14号直侧孔橡皮管,1次1根吸痰管,吸痰时动作轻,旋转式吸引,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吸痰前后充分给氧,气管切开病人要绝对无菌操作。吸痰时观察心率变化,心率加快时停止吸引,以防缺氧,引起呼吸、心跳骤停。(5)喷:蒸汽吸入或药物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改善肺循环,视病情每2~4小时1次,气管切开病人雾化管道每日更换。(6)监测呼吸频率、幅度、呼吸曲线,观察有无潮氏呼吸、间断呼吸。一般给予面罩吸氧,视缺氧程度调节流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紫外线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湿度(60%~70%)和温度(18~20℃)。

2.3 小儿呼吸道的护理 小儿胸廓活动小,呼吸肌发育不全,喉腔粘膜血管丰富与粘膜下层结合较疏松,气管插管易造成喉头水肿、痉挛,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故易感染,产生痰潴留。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少,易发生肺不张。所以小儿呼吸道护理较为困难,护理更要耐心细致,护理技术更要娴熟。

对于年龄较大患儿,可采用一般呼吸道管理方法,指导协助患儿进行有效咳嗽,或用手按压患者的胸骨上窝,刺激咳嗽。

对不合作或咳嗽无力、痰较多的患儿,要采用气管内吸痰。将患儿去枕平卧,头向后仰,颈后稍垫高,一名护士托住颈后第七颈椎处,另一名护士下鼻导管至咽部,令患儿发声,使声门张开,此时将导管迅速送下。如患儿声音嘶哑或失声,说明导管已通过声门进入气管,这时可行负压吸引,负压一般为-2~-5kPa[2]。吸痰前给较高浓度吸氧,流量3~5L·min。

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吸痰要特别注意,因患儿肺血管对缺氧特别敏感,气管内吸痰时PO2迅速下降,使心排血量下降,甚至于导致心脏骤停。因此护士要正确掌握气管内吸痰法,吸痰管直径≤气管插管直径的二分之一,质地不要过硬。吸痰过程中如心率明显增快,或出现异位心律、明显紫绀要停止操作,吸氧观察。

2.4 机械通气护理 用于呼衰、心脏术后呼吸支持、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1)常用定容型呼吸机:设定参数,潮气量(VT)10~12ml·kg;呼吸次数(RR)成人12~16次·分,小儿20~30次·分;吸入氧浓度40~50%;气道压力小于1.96kPa(20mmHg);吸呼时间比1∶1.5~1∶2。(2)根据病情选择呼吸方式,正确使用呼吸方式是呼吸治疗的关键,一般开始给控制呼吸,自主呼吸好、无肺部及其它合并症给同步间歇指

令呼吸·间歇指令通气,停机前给持续气道正压(小儿最后脱机。(3)固定好气管插管,测量气管插管到门齿距离,防止脱出或过深,插管顶端正常位置应在第三胸椎下缘、第四胸椎上缘。头保持中间位,防止过度伸长、扭动,以防损伤气管。观察呼吸机与病人是否同步,双肺呼

吸音情况、潮气量或通气量,尤其注意报警部分,发现报警要寻找原因,及时处理。(4)定时复查血气分析,据血气调整各种参数,拍胸片了解肺部情况。(5)出现呼吸机急症,要停机,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在呼吸机、管道、病人三方面寻找原因。要保证呼吸机正常运转,突然停电,要立即脱机,切断呼吸死腔。(6)使用呼吸机患者要2~3小时翻身拍背1次,气道压高时进行气管内吸痰。(7)放置鼻胃管,随时抽吸,以防腹胀影响呼吸。气管插管拔除后护理 拔管后要头偏向一侧,吸尽鼻咽腔内分泌物,以防呕吐物误吸,清洁口腔,严密观察自主呼吸情况,有无发绀、缺氧,拔管后要继续给面罩吸氧,有喉头水肿者可行超声雾化。

参考文献

[1] 肖庆龙,刘颖珍,张大为.开胸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治疗(附69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0(4):257~259.

[2] 李光仁.临床专题护理[M].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133~135.

推荐访问:呼吸道 重症 病人 护理 监护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