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评析

时间:2022-10-23 08:54: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X线和多层螺旋CT技术对其进行诊断,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确诊76例,多层螺旋CT检出小肠梗阻53例(69.74%),检出结肠梗阻22例(28.95%),诊断符合率98.68%,X线检出小肠梗阻45例(59.21%),检出结肠梗阻17例(22.37%),诊断符合率81.58%,两组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2.5,P=0.0004);多层螺旋CT对梗阻程度和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均显著好于X线(P<0.05);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80.0%、80.0%和98.67%,上述指标均明显好于X线(P<0.05))。 结论 多层螺旋CT提高了急性肠梗阻部位、程度和原因的准确率,值得进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技术;急性肠梗阻;诊断价值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机械性堵塞,相关报道指出该病占到了急腹症手术的20%[1],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肠肿瘤、肠粘连、炎性病变、肠内疝等均是导致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因子,早期确定肠梗阻部位、程度和原因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检查方式为X线片,但该方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在病因检出中也存在着其自身的限制,逐渐满足不了临床治疗的要求[2]。多层螺旋CT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为快捷、无创、多元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有优势,本研究对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气排便困难,其中男患42例,女患38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6.2±7.6)岁,80例患者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76例(95.0%)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小肠梗阻54例,结肠梗阻22例,梗阻原因包括:肠粘连43例,肿瘤22例,疝11例,经检查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缺陷和精神障碍患者,该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80例患者入院询问病情、病史等基本资料后接受腹部X线片扫描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X 线机由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F78-ⅢC型300mA X线机,取平卧位检查,严格按照操作参数执行检查,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提供的Lightspeed16多层螺旋CT,扫描参数:120KV,200~300mAs,扫描层厚为 3 mm 或 5 mm,螺距为 1~1.5,取仰卧位,自膈顶扫描至耻骨联合下缘止,扫描后获得原始数据用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观察。

1.3 效果评价 两种检查方法由资深人员检查及阅片,根据影像学扫描结果对急性肠梗阻部位、梗阻程度、梗阻原因准确率进行比较,并统计两种检查方式对该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3]。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阳性预测值=真阳性性/(真阳性+假阳性),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 统计软件处理检测数据,计量资料均用(χ ±s)表示,计数资料以n和%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字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确诊76例,多层螺旋CT检出小肠梗阻53例(69.74%),检出结肠梗阻22例(28.95%),诊断符合率98.68%,X线检出小肠梗阻45例(59.21%),检出结肠梗阻17例(22.37%),诊断符合率81.58%,两组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2.5,P=0.0004),多层螺旋CT对梗阻程度和梗阻原因诊断准确率均显著好于X线(P<0.05),见表1;多层螺旋CT真阳性74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4例,假阴性1例,该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80.0%、80.0%和98.67%,X线真阳性57例,假阳性5例,真阴性2例,假阴性12例,该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28.57%、14.29%和91.94%,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运行障碍引发的急腹症,传统检查方式为腹部X线片检查,相关报道和临床实践证实该种方式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较低,其在胃肠道疾病判断中的准确率在46%~80%[4],且其对肠梗阻的病因及阻塞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差,本组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81.58%,和上述报道结果基本相符。多层螺旋CT是近年发展的有效诊断技术,其在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中显示出其良好的诊断价值。该方式能在短时间内覆盖腹腔,配合横断面图像和多方位重建,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肠梗阻位置、程度和病因的检出有着巨大的临床优势,极大的提高了诊断符合率。80例疑似急性肠梗阻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75例,诊断符合率98.68%,显著高于X线片,且该该方式检出率和病理结果基本一致。

小肠范围和活动度相对较大,梗阻部位诊断起来困难,和肠腔内积液、积气比较,空肠内可见横贯肠管、密集排列的粘膜皱襞,分布于上腹部[5]。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充气扩张肠袢的粘膜、管腔大小和位置特点,结合多平面重建可对梗阻部位做出准确判断。本组病例肠梗阻部位检出准确率达到98.68%,该结果同已有报道结果[6]基本相符。多层螺旋CT依据移行带肠管塌陷程度、梗阻远端塌陷肠管内或结肠内残留气液量来判断梗阻程度,主要标准如下:完全性梗阻,移行带肠管全塌陷,近端肠管扩张明显,含气和液,梗阻远端肠管内含气液量少;不全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轻轻为,移行区边界模糊。研究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对造成肠梗阻病因的检出效果明显,本组患者主要的致病原因包括肠粘连、肿瘤和疝,其中肠粘连占到了56.58%,其次为肿瘤28.94%,多层螺旋CT对两种病因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肠粘连梗阻主要由炎症或手术造成,CT表现为肠腔逐渐变窄(鸟嘴样),局部肠壁光滑,通过窗宽改变,可看到粘连索条,即使未见明确索条,排除其他原因也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的CT表现为移行区肠腔呈不规则狭窄,肠壁增厚僵硬,增强扫描病变区异常强化。疝也可引起肠梗阻,以腹股沟疝为主,多层螺旋CT通过增强扫描见肠壁增厚及强化,结合多平面重建便可对疝内容物和肠壁血供进行判断。本研究进步探讨了X线和多层螺旋CT技术在急性肠梗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的上述四项指标值均明显好于X线片,进步说肯定该检查方式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其对肠道周围关系、病变血运的显示效果更加清除,有助于对病灶情况的了解,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技术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效果明显,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诊断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深远。

参考文献:

[1] 刘文瑾,张云.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6,25(5): 439-442.

[2] 陆建东,茅旭平,徐向荣,等. 多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416-418.

[3] 蔡华亮,徐覃莎,张海涛,等.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价值[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2012, 2 (5): 317-321.

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肠梗阻 评析 多层 螺旋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