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与陈述

时间:2022-10-22 19: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密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目标。所以,在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依托“过程与方法”目标,表述时要注意行为动词的外显化和行为条件的情景化。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置;表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显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提到比较高的位置。那么如何对三者进行设置和表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在课标的基础上制定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认为,这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目标。其中后两者的学习是长期融合在前者的学习中形成的。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

所以,在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时,必须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试以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为例说明。

首先,我们可以在课标的基础上制订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锋的概念、分类及其天气特征。

2.学生能在简易天气图中找到锋的位置,并根据锋的符号判断其性质。

3.结合发生的时空特点掌握锋面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变化特点(气压、气温、风、阴晴等)。

4.分析锋面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思考如何让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要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达到让学生获得课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

第一个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利用示意图启发学生分析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及锋面天气的一般特征”获得的;第二个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通过简易天气图判读锋的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类型,掌握简易天气图的判读方法”获得的;第三个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利用板图、动画及某地不同季节的锋面天气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锋的类型和天气过程,并通过师生互动归纳锋面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天气变化特点(气压、气温、风、阴晴等)”获得的;第四个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及地理图表、数据资料等,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发生规律及危害”获得的。这样,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如,在一至四个“过程与方法”中都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因为我们采用的是“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第一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同时,在探究和思辩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这是第二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是对第一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通过一系列的“过程与方法”,特别是第四个“过程与方法”,学生逐步形成“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认识自然规律,学习趋利避害的科学观念”,这是第三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感情”,并上升为科学的“态度”,进而形成了科学的“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表述

一般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的、内隐的心理特征,既有显著的隐蔽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它却又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表述,既要使内隐的心理过程外显化,又要使外显的行为体现内隐的心理过程。为了兼顾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变化和可观察的外在行为的变化,对于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采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即“内外结合”的表述方式。具体的方法有:(1)行为动词的外显化。如采用以下一些行为动词:激发、培养、关注、改变、抵制等。(2)行为条件的情景化。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情景性。行为条件的情景化可使外显的行为体现内隐的心理过程。

所以可以把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述成:(1)结合某地的实例,通过对各种锋面系统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2)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锋面知识认识天气现象,感知未来的天气状况。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就完成了高中新课程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第一个要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興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3)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在面对气象灾害时,能够认识到它的危害性,能够说出一些预防措施,学习趋利避害的科学观念。这也就渗透了高中新课程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第四个要求: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置与表述,既要关注它与“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又要把它放在“过程与方法”中进行培养,既要关注三者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关注它们之间的递进性,抓住它们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设置与表述才是最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刘玉颖.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20).

编辑 马晓荣

推荐访问:陈述 价值观 态度 设置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