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品德教育实效

时间:2022-10-21 08: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的今天,“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德育为首、德育为本的素质教育,其根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因此,在班级德育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将能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自我管理的涵义

管理,就是利用组织中的各种因素,以求有效地组织目标的活动。学校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才的组织机构,班级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层组织,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层组织形式,班级的管理更显得是重要。由于受传统文化长期的影响,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一直是保守的,严重地不符合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具体反映在思想管理上是“灌输式”的,在学习管理上是“惩罚式”的,在生活管理上是“保姆式”的。不改变这些教育管理方式,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班级管理不应只是单纯地“管理”,而应实现科学管理。班级的科学管理,是提高班级育人效果的组织工作,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保证。按照现代管理学“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班级管理就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工作重点,这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做法,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地接受、主动地发展,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德育的整体目标。自我管理教育是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于一身,是最有利于调动个体主体积极性的。

二、坚持“互助合作,共同进步”,实现“自我管理”

要实现自我管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具有一种竭力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总结、升华的过程。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从班主任的引导管理到师生的共同管理再到学生的自我管理,这是一个长期的螺旋上升有时还会反复的过程。因此,为实现自我管理,我结合了“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班级管理模式,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

1.班级管理者的观念转变

管理意识的转变要求班级管理者摒弃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的教育观,推倒“我管”观念,克服“管理学生就是对学生进行管制和压服”的思想。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此后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展,“唤醒”学生的力量。

2.受管理教育者的观念转变

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观念、整体的把握、积极导向和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還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由于过去经常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当教师的学生,而不是习惯当自己的教师。因此,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严格自我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使学生体验到自我教育的乐趣,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二)确立目标,协调发展

班级管理目标是班级集体成员所在要努力争取到的预期目的。这个目标一方面为学生所接受,一方面又与学校的目标相符合。例如,在“互助进步”模式实验过程中,“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就是总的目标。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班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互助合作,共同进步!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在这个目标前提下,帮助学生制定小组及个人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信心、有恒心、的决心。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建立适合他们实际的奖励制度,从而极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热情、有信心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并希望向新的目标迈进。在目标的指引下,使我班的男同学一改以往的懒惰、不思进取的状态,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参与竞争,使班内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三)实行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制度

各小组轮流定期主持班级日常事务(小组值周制),督促检查,记录全班同学品行、学习、纪律、活动、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撰写一周班级座右铭,板示公示;主持班会、通布值周情况和评比结果,提出建议和表扬;在小组值周的基础上实行值日班长制,小组内每一个学生做一日的当值班长,主持处理当天班级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做好课室日志的记录,写好班级日记,每周由同学和教师选出最佳值日班长,板示表彰;一个值周周期后评选出最佳值周小组,板示表彰。

小组值周制和值日班长制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参与管理,他们也懂得怎样明本分、尽本分,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逐步形成的增强。本班在实践中锻炼了不少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其中李蕾同学曾先后被评为“蓬江区优秀学生干部”“荷塘镇三好学生”。

(四)强化激励教育,做到尊重差异

激励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激励手段。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自我管理,就要适当运用激励教育,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既定的目标下,进行自我教育动机的激发,从而促使自己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断努力的过程。

我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时,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废除学习成绩排名的传统做法;二是根据学生学力分档,分为优秀生、上中等生、中等生、下中等生和后进生等不同学力水平的档次,分别以A、B、C、D、E组对应;三是搭配分组,尽可能将不同学力档次的学生组成一组,每组4~6人,尽可能涵盖不同的档次;四是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累计得分为该小组基础分,每次测验后,合作学习小组总分与档次推进,档次名次挂钩评比,各档成绩名次相同的可为原属合作小组赢得相同的得分。即优秀生第一名、后进生第一名,无能为自己所属的合作小组挣得同样的分数和荣誉。同档竞争,合理公平,成功机会均等。后进生消除自卑感,分档推进,令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优秀生增加危机感(有可能退到下一档)而更加勤奋,成为更优秀的学生。各个层次,全体学生无不受到激励,为实现目标奋进,从而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通过实施“分层管理”,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

推荐访问:实效 品德 自我管理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