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纤维艺术缘起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2-10-21 08:1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纤维艺术”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在于纤维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陌生则在于大多数人不了解被冠以“艺术”二字的纤维制品是何种表现形态。按照现行的高校专业教材《纤维艺术》一书中的定义:“纤维可分为天然动、植物纤维和人工合成纤维两类。纤维艺术即是用所有这些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缝缀等制作手段来塑造平面、立体、空间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1]可见“纤维艺术”这个名词虽然在二十世纪才出现,但其源头早已根植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工艺美术传统之中。

关键词:纤维艺术 壁毯 手工艺

人类以纤维原料制造生产生活用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由于动植物纤维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其逐渐发展成一门手工艺艺术奠定了基础,也使后来经过漫长农业社会发展出来的纤维艺术具有了天然的实用性。因此,传统的纤维艺术在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相对独立的起源和发展。但是要论及现代纤维艺术,其源头仍然是在欧洲。

在中世纪,大型织毯就已成为欧洲许多教堂、城堡和军营的必备装饰。中世纪的欧洲建筑多为石造,潮湿阴冷,厚重的羊毛挂毯和地毯不仅装饰了室内空间,还具有防潮保暖这样的实用功能。中世纪是欧洲壁挂发展的鼎盛时期,手工羊毛织毯的传统贯穿整个农耕社会,直至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革命带动的机械化热潮,使大量廉价而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代替了精美的手工制品,这不仅打击了传统的手工艺行业,也使得许多技法复杂的手工艺技术面临失传。于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运动的核心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复兴,其影响遍及整个欧洲。“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之一威廉·莫里斯首先选择壁毯作为恢复传统手工艺的突破口。他亲自设计壁挂图案,开设手工羊毛毯厂,弘扬手工艺传统。莫里斯的壁毯风格,一方面延续了英国手织工艺的传统技法,一方面在纹样设计上进行革新。他所设计的图案采用植物的枝蔓和花卉变体,追求自然和不完全对称的布局,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严谨精细却缺乏生气的图案传统,也受到了新的经济关系下城市中产阶级的欢迎。莫里斯的地毯厂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在艺术上追求清新自然风格的风格也影响了欧洲其他地区,新式地毯厂很快在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为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普通人很容易单纯地认为它是一间建筑设计学院。而实际上,包豪斯的宗旨是探求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它是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先驱。这里的学科内容除了让包豪斯引以为傲的建筑和工业设计,也开设有编织课程。在包豪斯的编织课堂上,传统手工壁毯艺人和前卫的抽象主义画家共聚一堂,使其壁毯风格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样式和审美。包豪斯的壁毯创作注重材质和织法组合出的肌理特征,并将包豪斯的现代建筑造型理念贯穿其中,简洁抽象的几何图案取代了细腻传统的花纹,表达出工业时代倾向理性、冷静的风格。

1962年,法国著名设计艺术家让·吕尔萨的极力主张和推动下,“由瑞士洛桑政府、洛桑古代博物馆和法国文化部共同创建了瑞士洛桑‘国际古代和现代壁挂艺术中心’,次年创办了第一个向世界公开展示的国际壁挂双年展。从此,这个展览成为国际壁挂艺坛最著名、最享有权威性的展事。”[2]吕尔萨创办壁挂展的核心宗旨是要将壁挂艺术与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注定了壁挂艺术必然向着内涵和外延都更加广泛的纤维艺术蜕变。1969年的第四届洛桑壁挂双年展上,波兰艺术家阿巴卡诺维奇的《阿巴康》成为壁挂突破二维平面,走向三维立体雕塑的标志性的作品。此后不断有艺术家突破材料和形式的传统框架,以“软雕塑”这一全新的概念改造传统壁挂艺术。洛桑双年展也由最初的壁挂展更名为纤维艺术展。

在洛桑双年展的前卫导向下,几十年中纤维艺术家们不但突破了壁挂艺术工艺上的局限,而且在各种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现代艺术理论和设计思想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使得纤维艺术从设计观念到表现形态趋向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壁挂蜕变成现代纤维艺术的过程,也是二维平面的壁面艺术走向三度空间立体造型艺术的过程,是传统艺术融入当代艺术的过程。

纤维艺术在中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各地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古人遗存下来的麻织、毛织、丝织和印染等精美的织物,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熟练掌握了多种材料与织造技术。发展到近代,传统的染织工艺在历代经验的积累上已经达到巅峰,但经历了同十八世纪欧洲手工业行业非常相似的状况——在近代工业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行业面临濒临崩溃的局面,而文革十年,更使许多古老技艺彻底断代失传。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国家对传统手艺和民间艺术进行了整理和保护;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展开,西方现代纤维艺术的概念引进中国,这不但促进了中国传统染织工艺的发展,而且也拓宽了其涵盖的范围。八十年代以来,许多绘画、雕塑专业的艺术家纷纷跨行投身于纤维艺术领域,在传统织造工艺的基础上,他们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开始将绘画、雕塑、摄影以及传统的陶艺、金银器加工工艺等融入到纤维艺术中,而电脑提花、激光烧灼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也被运用到作品创作上,使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愈发丰富和多样化,中国纤维艺术家的作品也开始频频登上国际纤维艺术展的舞台。在洛桑双年展终幕5年后,由清华大学林乐成教授发起的“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不仅成为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交流的新平台,也成为指引中国当代纤维艺术发展的新导向。

纤维艺术是一门既传统又前卫的艺术:它根植于各国悠久的编织手工艺传统,同时又融合最前卫的当代艺术理念。从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览中,如“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韩国青州国际工艺双年展,立陶宛考那斯国际织物艺术展等可以看出,各国艺术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各自民族中的编织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观念结合,创作出既能唤起人们传统情感又能凸显时代精神的作品,显示出纤维艺术独特的审美魅力。

推荐访问:缘起 发展历程 纤维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