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时间:2022-10-20 16:4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社会学作为高校课程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现象诠释理论四大教育社会学流派影响下的高校课程现的考察,阐释了社会学对高校课程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为高校课程提供了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提供了社会化的终极目标,提供了政治、经济两大制约机制,提供了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的功能。

[关键词]高校课程 社会学基础 教育社会学 流派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1—0026—06

[作者简介]王根顺,史学正,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高等学校课程的基础,是指对高校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领域,它们影响着高校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考察高等学校课程的基础,就是要确定高校课程有哪些基础学科或理论。虽然理论界对高校课程依据的基础学科或理论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将社会学(同时还包括哲学、心理学等)作为高校课程的基础则为大家所公认,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社会学作为高校课程基础的重要性

高校课程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联系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中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选择,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将社会学作为高校课程的基础,探究高校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依据在于高校课程具有无可争辩的社会性,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为之服务的意识形态都明显或隐蔽地、直接或间接地渗透、作用于高校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管理等,制约着高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高校课程必须在适应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充实、更新自己的体系。

高校课程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无法脱离社会的大环境,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因其具有保存、传递或重建社会文化的职能,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影响它所服务的社会系统。高校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历来为教育研究者和社会学家所关注。布鲁纳曾说过:“离开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了,因为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因此,我们在思考高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时,首先要反思高校课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和把握高校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同时,社会学基础对高校课程的意义,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候像我们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因为历史上没有任何时期像现在的人们这样体现出如此多样的习俗、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现在和将来都要求处于高校课程活动领域各层面的工作者了解其社会学基础,把握高校课程本质、目的、组织、实施的社会学含义。美国学者奥恩斯坦就强调:“在课程工作中考虑社会基础是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就是以前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着如此迅速的变化,我们无法为不同群体设定合适的课程,因为各群体都在发生变化,信息在爆炸,行为在调整,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如果教育者忽视他们所处社会充满变化这一事实,他们将使自己或他们的教育方案处于危险境地。当然,在过去,一般的教育者尤其是教师和课程工作者,满足于不带批判地接受时代的变化趋势,开发出反映当代社会和政治力量的课程。但是,现在对课程的要求不再是仅仅反映社会状况,而是能使个人更好地参与不断变化的社会。

二、教育社会学流派对高校课程的阐释

教育社会学自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尤其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形成了各种学派。教育社会学思想纷繁复杂,但依据基本的思想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流派,即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现象诠释理论,在高校课程领域便相应地形成了四种高校课程观。

(一)结构功能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结构功能理论,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帕森斯等人。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观点,以“结构与功能”、“整合”、“稳定”等概念为立论基点,强调社会整合、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稳定,主张社会各部分都是在协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社会的需要而发挥作用。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个体我成为崭新的社会我,要加强个体之间的社会凝聚力,最好的方式是把集体意识灌输给个体,使他们顺应社会生活方式。”并指出:“整个教育活动在某种程度上都应该服从国家所施加的影响,纪律、忠诚和自制是德行的三要素,学习科学和进行具有道德性质的教学成为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途径。”帕森斯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并把教育看作一种社会机构,主要是传授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技能,从而帮助学生进入适当的社会位置。他认为,社会中关键的功能是角色,学校这个教育机构决定了教师、学生、校长等的角色及其活动方式。社会是通过学校课程来筛选学生的,学校则根据成绩和能力测验使好学生和差学生修习不同的课程计划,从而使他们以后在社会机构中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结构功能理论强调学校课程如何使学生社会化,接受学校传递的社会观念、价值、规范和习俗等,以此为理论基础,高校课程观呈现以下特征:(1)学校并非与世隔绝,高校课程发展要密切贴近社会生活,特别是面临科学技术与知识迅速变革的现实情景,高校课程必须使学生适应他们必定要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环境,这是高校课程实现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前提条件。(2)高校课程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社会化,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有助于维持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高校课程可以通过考试来敦促和检验学生社会化的结果。(3)社会最为突出的认同价值是成就、普遍性和特殊性,而潜在课程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价值观念,是进入公共生活的必要环节和社会化的典型课程。因此,结构功能理论比较注重高校潜在课程的特定规范和结构特征。(4)社会进步对高校课程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能够有力地促进高校课程的滚动发展。

(二)冲突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冲突理论也研究社会结构,但强调社会矛盾、权力差异和社会变化,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柯林斯、鲍尔斯、华勒等人。该理论以“冲突”、“变迁”、“强制”等概念为分析起点,认为社会的每一方面都在变化,每一社会、每一时刻都会出现分歧和冲突,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是社会中一种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现象。冲突理论把学校看成是社会上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焦点,注重分析冲突、变化、压迫、学校内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强调学校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证明特权的合法性并把贫

穷归咎于个人的失败来再生产不平等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在《资本主义美国学校教育》一书中,运用冲突理论模式来分析当代教育制度,认为:“造成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工具——隐性课程,即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劳动观念、权威观念、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学校课程当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结构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关系,教育的不平等扎根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中。”在冲突理论的社会观点支配下,高校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高校课程知识标明的是一种身份文化,即标明统治阶级特定身份的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它传播主流文化,而抑制非主流文化特别是反主流文化。(2)高校课程实施的本质就是传递这种特殊的身份文化,并由此造成“这种特殊身份团体控制着学校,通过对受雇所需教育条件的控制,既选拔了英才,又能促使其他成员对英才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予以尊重,从而使自身不会受到挑战”。(3)在高校课程类型上主张潜课程。认为潜课程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目标和技能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只有将这些因素加以“明显化”,或是将学生意识不到的学习经验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目的。(4)高校课程的设置实际上反映了权力集团的关系。高校设置哪些课程,不,同的课程比重如何,在背后都反映了不同社会权力集团的关系,它是不同利益集团权力博弈与妥协的结果。

(三)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社会批判理论虽然也承认学校课程与社会的关系,但更注重各种利益集团驱动的“社会”或者“霸权意识形态”对课程发展的再制作用,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阿普尔等人。这一理论认为,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传递过程,课程本身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课程目标的设定、编制程序的安排、教材的选择直至课程评价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地体现一定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渗透着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分配是社会权势者依据某一原则而做出的意识形态上的抉择,它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而且是阶级、经济权力、文化霸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显性的或隐性的价值冲突的产物。社会批判理论主张着眼于社会公正和人的解放而对课程进行“批判性审查”,包括揭露课程系统中隐蔽的意识形态信息,揭示课程开发中的“选择传统”。如阿普尔在分析社会学教科书后发现,教材内容提供给学生的是高度理想化的政治结构和过程,强调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回避了国家的政治观点,隐藏了社会生活中的对立、冲突和争论。因此,他提倡“批判教育”,以图打破经济在学校课程问题上的支配地位。为此,首先要揭示学校课程的现状,其次要指出受经济驱动的课程所带来的种种副作用,从而使课程能为“意识解放”服务。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表现出以下特点:(1)高校课程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多设立一些人文和社会课程,在课程实施时强调对学习者的自由、个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尊重。(2)在追求和谐、完善的高校课程目标时,不妨构想“对立”的假设,或树立假想的“对手”,培养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3)在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关注意识形态因素,了解社会权力集团对高校课程实施的具体影响,揭露其背后稳藏的深层动机和目的。

(四)现象诠释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观

现象诠释理论以现象学和诠释学为理论背景,坚定地站在人本主义的立扬上,主要代表人物有皮纳、格林、威利斯、葛伦美特等人。现象诠释理论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展开对教育的研究,指出现行学校片面地强调成套的正规课程材料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任何学生都必须五条件地被动接受,其结果便是使学生变成“组织人”而不是主体的能动的自由人,从而压抑了人性,造成了人的异化和距离感。现象诠释理论在此基础上,主张打破传统的“工学模式”对“工具理性”的强化,重视学习者主体的自我意识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强调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世界包括人际关系中积极主动地诠释和创造意义,发展其“价值理性”,亦即“审美理性”,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在现象诠释理论社会学观点的影响下,高校课程表现出以下特征:(1)强调高校课程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和主观世界,注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诠释与理解,以及主体间的社会交互作用对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要意义。(2)在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高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和特定情境对学习者的重要意义,主张课程内容要与个体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实现生活化、情境化、个性化。(3)认为高校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理性认知活动,同时还包括情意的活动因素,因而,高校课程的目标和设计应该包括全部的学习经验,体现知、情、意的完整性。

三、社会学对高校课程的重要影响

(一)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社会学范式

范式是指从事同一个特殊领域研究的学者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传统和方法,它是“一种模式、形式或规则,支配着探究的行为、解释资料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高校课程研究的社会学范式,属于事实性研究,侧重于研究高校课程的社会制约性问题,关注社会结构和师生互动对高校课程的影响、高校课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权力在分配不同形式的课程知识中所占的地位等问题,进而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转向关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层面,可以合理而明确地回答一些依靠“工艺学模式”而无法回答的高校课程现象与问题,给高校课程研究提供活力与动力。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核心概念是“社会控制”,关注高校课程中所蕴含的社会影响、社会制约、社会控制的成分。(2)基本命题是:高校课程作为一种“法定文化”是社会控制的中介,社会通过制订和实施高校课程这种“法定文化”来维护现行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并且满足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3)基本问题有四个:一是高校课程所代表的是谁的知识;二是高校课程的这些知识是由谁来选择的;三是为什么要这样来组织高校课程知识,并以这种方式来教,其社会原因是什么;四是高校课程的知识对特定社会群体是否有益。高校课程的社会学范式研究的所有课题,可以说都是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具体展开。(4)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其中,理论研究主要用社会学理论对高校课程标准、内容及模式等有关范畴或因素给予合理的理论分析与解释,并对不同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的高校课程的社会学属性加以比较,以找到其共同特征及各自的社会独特性;实证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现场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

法等方式,运用社会学规律,探讨高校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5)基本研究途径:主要从分析高校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类型、实施、评价等整个过程人手。

(二)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终极目标——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以成为一定社会成员的过程,它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个体在家庭、学校、交往团体和大众传媒以及整个社会宏观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学校由于具有计划性、组织性、针对性,因而是最有效的社会化机构。高校是青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机构,鉴别高校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其能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加快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高等教育完成青年社会化,是通过高校的各种活动来进行的,其中高校课程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社会具体要求对个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化,而社会的价值观念、知识技能通过高校课程这个载体,具体表现为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采用正面肯定与反面制裁、他人评价与自我对照等方式,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系统和需要结构,使个体认识到应该或者必须与社会需要相一致,进而完成社会化过程。作为个体社会化中介的高校课程,除了传输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个体对社会角色产生认同以外,还必须传授给个体作为社会一员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因而,高校课程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双重功能。首先,对所有大学生灌输共同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取向,维护社会的稳定与保持文化的同质性,完成社会的控制功能。其次,必须传授分化的知识与技能,使个体掌握作为社会不同人才的能力。高校课程完成大学生社会化的任务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教育,包括政治意识、人生哲学、道德规范、现代人的意识与心理状态等,有效的价值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知所适从,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不会因为无所适从造成心理紧张与压力。二是知识与技能教育。知识启迪大学生的心灵,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职业技能则是大学生以后参加社会实践及实现社会升迁流动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困惑、不安与危机感等问题。

(三)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制约机制

1.政治影响高校课程的机制。在高校课程中,采用何种方式制定其政策,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如何筛选复杂多样的信息来选择其内容,如何评价其利弊得失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主要取决于政治体系中的统治集团。统治集团掌握着高校课程选择、组织和评价的权力,其内部的运作方式即政治制度、所代表的权力范围、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等,都是影响高校课程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政治权力决定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运用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对高校课程标准、目标、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的制定权进行控制,有什么样的政治权力运作方式,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课程权力系统的运作机制。高校课程决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过程,也是一种政治决策与管理过程,其权力系统的运作虽不是机械地等同于政治权力的运作,但却深刻地反映了政治权力结构的特征。一般地讲,在集权政治体制下,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的运作也是集权式的;在分权政治体制下,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的运作也大多是分权式的。如原苏联中央集权体制下,高校课程的决策与管理体制也是高度集中的,教育部的权力极大,高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等具有全苏统一性;而高度分权体制下的美国,高校课程极其灵活多样,每个州、每个地区都有充分的课程自决权。(2)政治权力决定下的制度化的政治意识(政治文化)影响高校课程的价值系统。制度化的政治意识是符合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它决定着高校课程中所蕴含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价值特性,从根本上影响高校课程的价值系统。而高校课程的价值系统正好可以使这种制度化的政治意识的合法性不断得到强化。政治意识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采取行动的思想、信仰系统,具有确认现行高校课程是否合乎义理以及凝聚人心、取得认同的功能。政治集团为了对其推行的高校课程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辩护,常常利用政治意识的渗透作用,为所制定的课程打上符合自身利益的政治意识烙印,使之“意识形态化”。在高校课程中,政治意识的渗透在课程价值取向、目标设立、内容选择、效果评价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符合政治集团根本利益、培养社会稳定和发展所需的人才,成为高校课程实施的一个根本性导向。(3)政治权力和政治意识通过中介影响高校课程的要素系统。政治权力与意识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而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又决定着高校课程的要素系统。高校课程的要素系统包括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科书等静态要素和实施、管理、评价等动态要素。政治意识决定高校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的价值特性,政治权力则通过高校课程的权力系统决定其具体的教科书、实施、管理、评价等“实体”部分。

2.经济影响高校课程的机制。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是影响高校课程系统的基础性因素,其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1)通过政治意识、政治权力等中介因素间接影响高校课程。经济对高校课程的决定作用常常伴随着政治因素,要通过政治来折射。经济发展对高校课程提出的要求必须首先转化成社会统治阶级或优势集团要求变革的意识,然后通过其掌握的政治权力来最终实现。例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改革对高校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要求再转化为政治领袖的明确意识,并通过政治集团自上而下的权力作用以后才逐步得以实现。特别是经济因素对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影响更是要通过政治来实现,因为这些课程更多地受国家统一控制,深受政治意识、权力的制约,而经济调节的作用反而较小,并且总是要依赖政治的运作才能最终得以实现。这也是高校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经济对高校课程的影响要依赖于政治运作,这一课程的社会现象更多地发生在计划经济的国家和时代里。(2)直接影响高校课程。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对高校课程的影响,特别是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影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直接,经常“绕过”政治直接影响高校课程。例如,现代美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了在其高等教育目标上特别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经济技能,以使他们成为富有生产能力的工作者和一个明智的消费者。因此,在高校课程上就有所谓的“生计教育”、“消费者教育”、“合作教育”等知识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冲破了经济影响高校课程必须通过政治中介的单一模式,高校里的大部分课程尤其是实用型课程大多直接受市场调节。由于实用型课程培养社会实际所需要的生产型人才,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直接研究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对市场动向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样课程才能得以科学的开发、实施。这些都说明,在现代社会里,经济对高校课程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四)社会学为高校课程提供了两大功能

高校课程一方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与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分类、组织、实施、评价等环节与过程,执行为社会选择、培养、鉴别、输送人才的任务,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社会发展,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任何社会都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保证社会认可的文化知识、意识形态得到传递,而高校课程则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关于这一方面,前面已有所论述,在此不再重复。(2)对社会整体的功能。它具体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合法化的功能。高校课程被社会学家们视为维持现存社会结构、特权、利益和知识的基本工具,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把其认可的价值规范、文化知识当作正确、合理、合法的真理性知识编进高校课程,让学生接受并内化,而师生、家长、社会各界也很少对高校课程中所含的信息加以怀疑,一般情况下将其视为当然的存在。这样,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就在这种默认中得以合法化。社会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强化功能。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和强化其意识形态,而高校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便是其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德育课程是高校实施德育的主要载体,它概括和浓缩了特定社会所积累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而这些在性质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一致的。因此,高校课程中这些信息的传递活动就是一个巩固和强化社会意识形态的过程。社会控制的整合功能。与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在社会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同,高校课程只是社会控制的一种“软工具”,是观念性的社会控制形式。通过高校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使人们接受并内化一整套行为准则,并由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对人们的活动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让整个社会系统表现出结构完整、有序,活动有条不紊,各方面配合默契、运转灵活,进而在社会控制方面发挥实际上的较强的整合功能。社会制度文化保存与活化功能。制度文化是与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相符合的文化,主要存在于各种公开发行的文化媒体之中。散落于各处的制度文化一旦被选进高校课程,进行条理化、系统化整理、转化,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得以长久、稳定的保存。同时,社会制度文化进入高校课程,进行传授、学习,得到传播、继承,便可以激活其“潜在状态”而变为“显在状态”,让制度文化得以活化,发挥应有的社会功能。

推荐访问:高等学校 社会学 课程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