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时间:2022-08-15 17: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供大家参考。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 80 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 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1994 年底,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 10 所高校共同承建。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 TCP/IP 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

  1996 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 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 1998 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 年 9 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1999 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 月,"CERNET 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 2000 年 12 月前完成 CERNET 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

 2000 年 7 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范围扩大到 31 所,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31 所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

  2000 年 7 月 31 日,31 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001 年 7 月,教育部继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的试点范围,从原有 38 所院校扩至目前的45 所。

 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 函授教育 以函授高等教育为代表 20 世纪 50 年代,作为第一代大学层次的远程教育的代表——函授高等教育得以创建,即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为先驱的普通高校创建函授部和函授学院。这也是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其技术代表和特征是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我国函授高等教育在新中国的兴起有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原因。新中国政府将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看做是提高当时干部和工农的理论、文化和专业水平,培养社会经济建设需要的大批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 1954 年,教育部在“东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视察报告”中指出:函授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件确立了函授教育在所有普通高校中的地位。直至 1955 年,有 7 所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共注册函授学生 4390 人。1955 年 2 月,中国函授教育有了第一批专科毕业生共 1600 人。1956 年,厦门大学创办了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为对象的海外函授部。从 1955 年至 1957 年,高教部和教育部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函授教育的法规,对函授教育的指导原则、任务、目标、开设专业、学期、学生对象、人学考试、教学要求、学制和管理体制作了明确的规定。1957 年,已有 58 所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

 共计有函授学生 35000 人。在 60 年代上半期,函授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1965 年,开展函授教育的普通高校达到 123 所,包括理工、农林、医药、文科、艺术、财经、政法、师范和体育各科大学,开设专业 138 种,注册函授学生 189000 名,相当于当年普通高校在校生的28%。当年函授教育招收新生 74000 名,毕业生 16000 名。从 1955 年到 1965 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函授毕业生 80000 名。

 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 广播电视教育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我国远程教育不仅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开始了形态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广播、电视逐渐成为远程教育的手段和媒体。与此同时,相对独立的远程教育主体(机构)也应运而生,即在天津、北京、上海、沈阳、广州、哈尔滨等中心城市,相继成立了广播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于 建立于 1960年 年 2 月的北京电视大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开创历史的城市电视大学。由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任校长。

 至此,我国开始了远程教育的第二阶段即广播电视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远程教育是指在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基础上,利用广播电视(卫星和微波)、录音录像、电话电传和计算机以及电信传播等媒体开展的远程教育。可以说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是第二阶段远程教育的技术代表和特征之一。从 1960 ~ 1966 年 ,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城市的电视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仅北京电视大学一家就培养毕业生 8000 多名,另有 50000 人次单科结业。不幸的是,在 1966 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 中,无论是函授教育还是电视大学都被迫中断。

  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 ,曾一度中断的高等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才得以重建和繁荣。1978 年 ,经过 10 年“文革”浩劫的中国,文化经济接近崩溃,中国处于百业待兴的局面,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社会又急需大量的人才,光靠需要高投入的普通高等院校来培养是不可能的。此时,覆盖全国绝大多数省区的彩色电视网已经建成,举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利用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手段加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提议引起了充分的重视。

 1978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3 日 , 当时的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首届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制订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试行方案》。

 1979 年 1 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省级广播电视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建立,是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端,形成了从中央到省、直辖市、地市级、县级的分级办学、管理的远程开放教育网络系统。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 ,到 1985 年,共有注册全科专科生 67.4 万名,分别相当于同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其他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 40%和 64%。与此同时,高等函授教育的重建和发展也被提上日程。1980 年 4 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工作会议,明确了对加强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同年 9 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 ,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在组织全日制大学教育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开展函授和夜大学教育。实践证明,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函授和夜大学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而且效益高的方式,同时也是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所有单位和部门都应该充分重视成人高等教育和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要在中国充分发挥高等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作用。”上述“意见”对普通高校举办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政策、任务、办学形式、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经费、毕业生的就业和待遇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从而为中国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健康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在 1980 年,重建函授教育的普通高校只有 69 所,注册学生总数 162134 名。自那以后,中国的高等函授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 1986 年,提供函授教育的普通高校达到371 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 35%。开设高等函授教育专业 286 个,占普通高校开设的全日制

 专业总数的 35%。其中:工科类 147 个,农林类 38 个,财经类 28 个,师范类 27 个,文艺类18 个,理科类 16 个,其他专业 12 个。1986 年共有注册学生 414685 名,其中本科生 139000名,专科生 276000 名。1986 年 6 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函授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过去 30 年来的工作经验。

  1997 年 2 月,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校函授教育暂行条例》 。这是中国高等函授教育的第一个法规性文件,为高等函授教育运行和发展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要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提供高等函授教育。“条例”还提出了各级各类函授教育计划的制订、函授教师队伍、课程材料和辅导站三项基本建设的指导方针。

 1988年 11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向成人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暂行条例》,并规定其适用于高等函授教育。

 1997~1998 学年,共有 635 所普通高等学校提供高等函授教育。另有 4 所独立函授学院。1996~1997 学年的注册学生数是 896300 名,招收新生 286400名,毕业生 212300 名。

  远程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 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远程教育在经历了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两个发展阶段后,进入了以网络教育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阶段。这一阶段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开展以双向交互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在推进开放性和现代化建设、与普通高等学校联合办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政府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远程教育网络,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我国加快建设国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以及我国产业界和全社会对开放与远程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增长。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从高等教育起步的 。

 1994 年,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由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共同筹建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 ” ,并建成中国教科网(CERNET) 。教科网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起步。

 1996 年,清华大学等普通高校提出要开展双向交互式远程教育,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同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在黄山召开。在黄山会议上,全国电大教育工作者在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和定位、形势和任务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明确了实现“共建系统、共享资源、共创辉煌”新战略的基本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在 21 世纪初将广播电视大学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做好两项命题:不断扩大电大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实现教学现代化;实行两项试点:以注重开放和个体化学习为特征的注册视听生教育和专科起点的本科教育(简称专升本);加强两项基本建设: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和多种媒体远程教学的教材建设;坚持和扩大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基本方向,即四多:多层次、多规格、多学科和多形式;以及四个面向: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面向农村地区。1997 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 1998 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 年春 ,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函授大学校长游清泉提出提案“加快发展远程教育,构建我国远程教育的开放体系”。

 1999 年 ,我国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 “ 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明确将 “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列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 ,并拿出 3.6 个亿,专门用于支持现代远程教育 。

 同年 3 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作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第一批试点院校。

 此后,试点院校数目不断扩大,至 2001 年,试点高校扩大到 68 所。另外, 1999 年 教育部还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 月,“CERNET 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 2000年 12 月前完成 CERNET 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

 2000 年 ,教育

 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意见,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

 2001 年开始我国以网络教育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启动。据 2004 年数据,我国远程教育投资占教育信息化总体投资的 21.2%,达到 70 亿元。

 2005年有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超百亿元。

 2005 年 10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建议 ” 第一次写入 “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 这表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社会共识。

 2006 年 ,教育部高教司发文,正式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示范项目;至此,全国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达 280 万。至 2007 年,我国远程教育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

 2006 年,我国正式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示范项目;至此,全国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达 280 万。至 2007 年,我国远程教育基本覆盖所有农村中小学。今天,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网络学习。

推荐访问:中国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 中国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