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不应该与时俱进

时间:2022-08-07 12:48: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不应该与时俱进,供大家参考。

德育不应该与时俱进

 

 德育不应该与时俱进 睢宁县城西小学

  王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少数的贪官污吏、 奸商刁民, 从而搅浑了中国的官风、 商风和民风。

 少数人在此世风的影响下, 对孩子的德育观念竟然产生了令人担心的背离。

 我想说, 什么都可与时俱进, 唯独这个道德教育, 还是要恪守老祖宗们留下的美好的传统。

 清代郑板桥在自己的书屋中题有“咬成几句有用书, 可以充饥; 养培数竿新生竹, 直似儿孙” 的对联。

 言明教育后代, 既要让他们致力于可充饥、 可补拙、 可益智的读书, 又要让他们致力于培养自己忠直诚实的品德。

 但是, 今天, 我们的社会和家长, 却普遍重智育轻德育。

 比如, 校园里, 几乎没有几个学生见到老师能向老师问个好、 同老师说声再见的。

 教室里、 公共汽车上, 小孩子吃味道浓厚的食物, 大声说话, 站在椅子上跳舞, 家长知道了不仅一点也不在乎, 而且还会认为这是勇敢聪明的表现, 而为自己的孩子骄傲和自豪。

 清代学者程祖洛题一副对联于大门:

 “醴泉无源, 芝草无根, 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民生在勤。” 激发儿孙要自立自强、 勤奋不辍。

 正所谓:“若不留心常碰壁, 终须放手方成人。”“苦百姓,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以身作则示儿孙。” 但是, 当今中国, 家长对孩子娇惯、 放任、 容不得孩子吃一点苦的现象却普遍存在。

 比如, 小孩子从那边跑过来, 撞到一张桌子上, 他哭起来, 妈妈爸爸便会如此这般哄孩子:

 “宝贝不哭, 妈妈打这个桌子, 妈妈打这个桌子。” 边说边打, 直到孩子破啼为笑方止。

 清代吴敬梓有一副对联写道:“柔语声中尽纨绔, 尺规底下多栋梁。” 道明了严格管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但今天, 社会、 学校、 家长, 几乎普遍地反对对孩子严格管束, 认为对孩子严格管束, 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肉体, 而且会摧残孩子的心灵, 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比如, 经常有家长因老师对学生严格教育而到学校大吵大闹, 向教育主管部门写人民来信, 甚或在学校里于众目睽睽之下公然辱骂殴打老师, 使老师遭受来自社会、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 家长的轮番批评、 攻击, 这不仅让当事老师对如何育人有了戒心, 而且也让其他的老师心寒彻骨。

 应该说, 这些学生严重缺乏礼仪——不懂得礼仪, 或者懂得却不执行; 连基本的对错都分不清, 其未来的走向是相当可怕的。

 因为学业的好坏可能会决定一个人的职业, 而能否做人更能影响一个人的全部人生。

 我们的学校似乎不怎么讲道德的意义, 也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安排及背后的体制背景, 确实影响着孩子们, 使他们在礼仪道德方面相对滞后。

 不过,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强制实行计划生育起到今天, 独生子女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这种生育状况不可避免地加深了国人对子女的疼爱甚至于溺爱的程度,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和寄托, 父母当然会身不由己地把全部的爱施加于他, 久而久之, 放纵和溺爱便油然而生。

 另外, 几千年来虽有不少古圣先贤历数朴实憨厚这种处世之道的好处, 但生活实践还是反复地不断地证明:

 老实人被欺侮的可能性最大, 八面玲珑之人在社会中处处吃香讨巧的机会最多。

 中国的这种生育制度及随之而必然产生的育儿观念的变化, 中国人从自己和他人长期坎坷的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哲学, 中国教育主管部门顺应国人育儿观念的变化及国人由此产生的呐喊, 便催生并加强了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弱化。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呢? 本人在担任十来年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 收效还算差强人意。

 一、 礼仪教育。

 要求我班的学生要和老师说“再见”。

 在人少的地方, 见到老师要向老师问好。

 这个规定执行得很好, 而且, 当他们上了高年级时, 也基本能把这种要求执行下去。

 只所以能够这样, 首先是因为我真正地抛弃了一些老师在学生面前老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真正地坚持师生平等的原则。

 当学生和我打招呼的时候, 我会面带微笑向他们回应 “某某好”, 骑着电动车的时候, 我即使不下车也至少会稍停一下, 微笑着向他们点头致意。

 这样做, 才不会使学生觉得自己是“热脸碰到了冷屁股”, 而产生了向老师问好的怯意。

 不要小看这个问候, 它既能体现学生懂礼貌, 而且也能让学生变得落落大方, 改变一些学生从小就怕人的心理。

 二、 道德教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比如, 我经常会问学生:

 “如果你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不愉快并且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 你偶然间在哪儿碰到你的同学正围在一起品论你这件事, 你会高兴吗? ” 学生会一起大声喊:

 “不高兴。” 我就接着说:

 “那你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静坐常用思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 明白了吗? ” 学生会回答:“明白了。” 这样的思想,我会经常地反复地向学生灌输, 让这些思想溶入到学生的血液中去。

 三、 惩戒教育。

 教育不能依赖惩戒, 但没有了惩戒, 教育往往会失去应有的作用。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 当学生一连几次无缘无故不完成作业, 我会罚他上课时站着听课, 会罚他在课外活动时间跟我到办公室补做, 甚至会用书本打他的屁股, 有时候, 也会让他泪流满面。当然, 这种惩戒是以爱为前提的, 这个爱, 如同我对自己的孩子的爱一样, 适当而适度, 不会是为泄气甚或是泄愤, 就是要让他没有伤疤也不会忘了 痛。

 在以后的学习中, 不敢懈怠。

 四、 自立教育。

 比如, 让他们轮流做班干部, 独立执行老师分配的工作。

 诸如自习纪律、卫生扫除等等。

 当然, 在他们做这些工作的时候, 我绝对不是垂衣拱手, 而是站在他们看不到的远处, 默默地观察, 既让他们脱离了我, 完全自主, 又能做心中有数, 防止工作不到位。

 当然, 我说的德育教育不能与时俱进, 是指它的核心理念; 至于德育的方法、 及随社会和民主的进步而产生的新的科学理念, 则另当别论。

 德育, 是一个老而弥新的话题, 需要我们在工作中, 永不停息地摸索和总结

推荐访问:德育不应该与时俱进 德育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