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问题研究【精选推荐】

时间:2022-08-06 11: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问题研究【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问题研究【精选推荐】

 

  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问题研究 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问题研究监察有三种, 执法、 廉正、 效能。

 根据其性质又分为行政效能监察和企业效能监察。企业效能监察指纪检监察机关或受纪检监察机关委托的单位、组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监督对象管理行为、 能力、 运转状态、工作效率和企业

 经营质量、 效率等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活动。

 而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是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法律、 法规、 规章和企业内部制度的落实情况监督, 是对企业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及从事管理活动的情况检查, 是对企业的效能、 效率和效益情况进行的考查, 纠正和处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的活动。

 效能监察是企业内部一项综合性的监督, 是推进企业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既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监督环节, 更是促进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切实有效的手段。

  如何有效开展企业纪检监察监督工作, 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 是一个实践性课题。

 纪检监察监督是企业纪检监察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重要监督控制手段, 是衡量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是加强事前、 事中监督、 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腐败问题之一, 基建(维修)

 领域职务犯罪主要案件类型是受贿或索贿等, 它是商业贿赂在基建(维修)

 领域的具体表现。

 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标、 合同签订、 工程结算、 现场签证、 工程变更等主要环节。

 在部分基建(维修)领域为了承包工程或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在利益驱动下, 通过各种途径, 不择手段, 拉拢腐蚀油田基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油田基建(维修)

 投资量大, 项目广, 环节多, 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放松管理, 忽视监督, 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腐败问题之二, 采购领域职务犯罪, 主要表现在物资采购领域收取“回扣”和“手续费”上。客观上成百上千形形色色的销售人员穿梭在各油田, 使出浑身解数不遗余力地获取各类“采购情报”, 然后采取拉关系、 套近乎, 寻找“掌权人”的薄弱环节, 伺机突破; 主观上还是一些人的“贪欲”和不敬畏法律法规, 放纵自己的欲望、 存在自身的侥幸, 给商家以可乘之机,从而走向犯罪。

 本文结合陆梁油田作业区实际, 就如何加大事前、 事中监察力度, 提高效能监察监督的实践问题作一探讨。

  一、 事前、 事中监察的优势

 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一般采取事前、 事中和事后监察三种方法。

 事前监察是警戒性监察,主要是围绕监察对象决策行为和实施决策前所采取的措施进行的监督, 其目的是预先防范,关口前移, 以减少和避免问题发生。

 抓住关键, 超前防范, 突出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保障效能, 加强对基建领域的监督。

 要严格监督管理, 防止违规越界。

 基建领域在运行过程中不公开、 不透明, 得不到有效制约与监督, 是导致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事中监察也叫同步性监察, 是对监察对象在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的跟踪监督, 其核心是过程监控,是事前监察的继续和深化。

 其目的是规范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 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防止问题的扩大。

 通过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参与, 做到事前提醒、 事中监督, 从严管理、 标本兼治; 要通过阳光、 公开可以有效改变由“少数人”监督“多数人”的格局, 实现由多数人来监督有权的少数人; 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设立领导干部责任问责制, 对决策失误、 违法乱纪、 商业贿赂等行为要追究责任; 要通过信息公众网、 媒体公示、 政务公开等渠道, 尽可能公开相关信息, 增进透明度, 防止权力失控、 决策失误、 行为失范的现象发生。

 事后监

  察是对监察对象已经完结的管理行为进行的监督监察, 是当前企业效能监察的主要形式。

 事前、 事中与事后监察, 监督的侧重点不同, 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但相对于事后监察来说,事前、 事中效能监察就显得更主动、 更具有优势。

  其一, 能起到“源头”上预防的作用。

 通过事后监察发现问题、 处理违纪、 挽回损失,固然很重要, 但并非最重要的。

 通过事前、 事中监察, 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环节, 采取预防性措施, 及时发现问题苗头, 在问题没有爆发或没有恶化前, 堵塞漏洞, 避免违纪违规问题发生, 避免经济损失, 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其二, 对监察对象具有威慑作用。

 由于监察人员全过程参与, 使管理者面对纪律和监督“不敢违”、 “不能违”, 客观上起到遏制、 监控和防范的作用。

 运用系统的思路、 调动综合的力量、 采取复合的手段, 对重点领域、 关键环节、 重要岗位上的干部加强教育。

  其三, 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

 事中监察因其能够对管理行为实施即时性的监督, 因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有效解决问题而保证监察效率。

 以掌管“人权、 财权、 事权”的干部为重点, 坚持双向互动、 重在预防、 科学系统的原则, 按照梳理工作岗位、 查找岗位风险、 制定防范措施、 设计教育内容的主要步骤, 进行岗位廉政教育活动。

  其四, 有利于整改问题。

 效能监察的目的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1][2]下一页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2 页上一页[1][2], 在于通过发现和整改问题, 规范管理, 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保证监督检查机制有效运行。坚持加强个人修养和接受教育监督相统一,努力使各级干部成为政治坚定、 作风优良、 纪律严明、 勤政为企、 恪尽职守、 清正廉洁的干部, 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如果效能监察仅限于事后监察, 往往因错过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而增大监察难度, 影响整改工作的质量和整体监察效

 果。

  二、 加强事前、 事中效能监察的思路与对策

 注重制度的严密性、 可操作性、 前瞻性, 从逻辑上和有利于落实的层面上做到严谨,能量化的要尽量量化, 尽量减少自由裁量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以保证制度系统的泾渭分明。加强事前、 事中监察, 不仅要将其放在提高监督有效性的高度, 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而且还要从事前、 事中监察的介入方式、 关键环节的把握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 以采取相应的实施方法。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 改变实施方式。

 加强事前、 事中效能监察, 这一提法早就有之,但在具体操作中, 却往往又表现为事后监察的居多。

 究其原因:一是思维定式使然。

 因为自企业开展效能监察以来, 选题立项的目标大都是已完结的项目, 并且也见到了较好的效果,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事后监察的思维定式。

 二是介入氛围有限。

 由于有些监察对象被监督的意识比较淡薄, 对效能监察提前介入采取回避态度, 有的干脆把效能监察拒之门外, 以致“鞭长莫及”, 只有等项目结束了再说。

 三是监督者底气不足。

 相当一部分监察人员对何时提前介入, 介入后如何监督, 做到什么程度心中无底, 特别是那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不好把握,于是事前选择了放弃。

 当然, 最根本的原因是, “不愿监察、 不敢监察、 不会监察”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对事前、 事中监察的认识不够, 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前介入的工作方

  略。

 因此, 开展事前、 事中监察, 首先要组织监察人员和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认真学习讨论,使人们对开展事前、 事中监察的目的、 意义及重要作用形成共识, 改变那种重事后监察、 轻事前事中监察的认识和倾向, 切实将效能监察的监督方式从事后监察为主, 调整为以事前、事中监察为主。

  二是清晰工作思路, 突出监督重点。

 效能监察是依据企业领导的授权行使权利, 这就决定了企业效能监察方向就是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 服务企业发展大局。

 因此, 效能监察不仅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选题立项, 而且更需要与企业中心工作的开展同步进行, 采取事前、事中监察的方式, 对管理行为进行过程监督,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目前, 涉及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很多, 情况比较复杂, 效能监察不能面面俱到, 包罗万象, 必须有所侧重。

 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建设目标, 突出企业的工作重点和重心, 针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 以及直接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选题立项, 积极开展监督工作。

 2011 年作业区效能监察对 17 项工程进行工作检查。

 在现场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中, 对发现的 7 个问题进行了整改。

 通过检查无未经批准擅自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 改变建设内容以及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的情况; 物资采购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 油田公司物资采购相关制度规范, 采购过程是公开透明, 采购物资质量符合标准,没有未招标、 肢解项目规避招标、 虚假招标等问题; 对承包商的监管到位, 没有违法转包和违规分包等问题; 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及监督职责基本到位; 设计变更经过部门领导审批,没有利用变更、 虚列、 高套等手段增加工程费用的行为; 质检和验收是符合程序和标准, 无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项目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健全、 执行有效; 根据《内部控制管理手册》 对项目的“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信息与沟通”、 “监督”等几方面进行检查。

 参加招投标监督 28 项、 涉及金额 4157 万元, 作业区组织现场验收检查节约金额 3.3 万元。

 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保证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任务的落实, 促使管理人员依法、 合规、 高效、 廉洁地履行职责, 促进工程建设项目优质、高效、 绿色、 安全、 廉洁地运行。

  三是坚持提前介入, 把握重点环节。

 事前、 事中监察的显著特点是提前介入, 全程监控。

 所谓“提前介入, 全程监控”, 是指在企业的重要决策出台之前和重大经营活动立项之初就及早介入, 提前就位, 从源头上把关, 把效能监察活动贯穿于全过程, 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效能监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提前介入, 可以大大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严密性, 强化企业对管理过程和管理人员的监督控制, 有效预防经营风险和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陆梁油田作业区纪委进行效能监察从事后监察向事前、 事中全过程跟踪监察转变, 在工程项目效能监察中试验行了“系统监督法”, 重点抓五个环节, 把好四个关口。

 即抓好工程招标、 物资采购、 合同管理、 施工管理和项目预决算环节。

 把好工程项目设计、 监理和施工队伍选择关,把好施工过程监督关, 把好设备材料采购验收使用关, 把好规章制度建设关。

 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综合监督作用, 得到作业区领导的充分认可。

  当然监察不是纪委监察科不分主次、 轻重, 对所有管理行为事事问责, 而是要突出重点, 着力抓好立项审批、 设计、 施工、 结算等重点环节的监察。

  1、 紧扣立项审批环节监督, 把住投资决策关。

 决策是实现企业最优化目标的基础,决策失误造成的影响往往带有全局性, 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远比贪污受贿大要案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大得多。

 因此, 在项目筹备阶段, 监察人员要提前介入, 主动参与重大立项决策, 监督建设单位实行集体研究、 民众决策, 防止个别违背决策程序、 擅自决策立项行为的发生。

  重点监察建设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情况; 是否进行了立项论证; 立项、 规划、 开工等建设程序是否符合上级文件要求; 项目建设资金是否及时到位; 项目是否列入投资计划, 是否经过审批, 审批手续是否合法、 合规等。

 紧扣立项审批环节开展效能监察, 对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避免投资失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 紧扣设计环节监督, 把住投资控制关。

 设计阶段是优化方案、 提高投资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是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

 因此, 对投资控制的效能监察, 重点就要放在设计阶段。

 重点监察设计依据是否充分,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 政策和各项技术标准,设计的主要基础资料、 数据是否齐全、 准确; 设计是否合理, 有无设计浪费现象; 是否利用变更、 虚列、 高套等手段, 蓄意增加工程费用的行为; 设计单位有无设计指定品牌型号或变相指定生产厂商现象等。

 紧扣设计环节开展效能监察, 可以尽量减少、 避免由于设计文件质量低劣, 设计深度不够、 漏项或选用标准不当、 超范围超标准等导致投资增加问题。

  3、 紧扣招标投标环节监督, 把住队伍录用关。

 设计、 监理、 施工队伍的录用和物资设备的采购, 是权利和利益交织的聚焦点, 是易发生营私舞弊、 暗箱操作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关键环节。

 只有公开、 公正、 公平地录用队伍, 采购物资设备, 才能有效防止“关系”队伍、“人情”物资进入建设单位。

 要改变招标监督被建设单位牵着鼻子走的现状, 主动出击。

 作业区计划科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下达后, 纪委监察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部分工程建设项目,并告知建设单位。

 纪委监察科根据不同建设时期的特点和要求, 制订针对性的监督方案, 严格招标方式确立、 参加作业区参标队伍(厂家)

 选定、 评委选定、 标底保密、 现场评标、 中标候选人的确定、 中标通知书的签发等关键环节, 保证招投标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解决应招标未招标、 肢解项目规避招标、 以招标方式暗箱操作拟定中标商、 招标人之间串通投标、 采取欺骗方式骗取中标或者以向招标单位人员、 评委行贿等方式谋取中标的行为, 使整个招标过程公开、 公平、 公正, 杜绝管理人员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招标项目行为。

  4、 紧扣施工环节监督, 把住安全质...

推荐访问: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实践问题研究 纪检监察 实践 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