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6篇

时间:2022-05-28 09: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6篇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篇1

  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需掌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白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的全面规范及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建设教育强国上,做到与时俱进,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们要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的创新性。在新《条例》中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面对普通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变化,主动适应变化,大胆尝试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建设创新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的建设力量之源,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培训,大力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信息化建设,用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这样才能提高度、加维度,让创新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品牌和机制。

  我们要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的服务,在《条例》明确了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目的都离不开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把党和人民紧紧连接在一起,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才是组织建设的核心所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是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和能力。在做好服务群众的事,还要做好服务党员干部的事,锻造服务之剑,在服务上加温度,在保障上加硬度,在监督上加强度,建设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

  我们要遵循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的指示,新《条例》吸收了各地各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的建设经验,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回答了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出现的新问题、新疑问,为保障实施基本管理体制,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举措。我们应该建设学习型组织,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进一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接受新形势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高等学校的校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篇2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体现了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师生党员的基本单元,要将贯彻落实《条例》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以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崇尚真理的学术生态、和谐美丽的宜学生态,全力构筑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立德树人“大平台",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速迈向快车道。

  突出立德树人,打牢理想信念“地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第一课堂、激活课外第二课堂、占领网络新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通过有内涵、能“解渴"、显个性的思政“金课",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确保在纷繁复杂、光怪陆离、众说纷纭中不迷失方向,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展突出政治功能,架稳事业发展“梁柱""。要健全组织体系,适应高校管理模式、办学形式、教学科研实际的新变化,积极探索在新型教学机构、创新创业俱乐部、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履行好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的职责,推动广大师生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把准高校党建“定盘星”,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把学生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学生骨干"运行机制,将党建工作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始终,为提升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党管人才,砌好智力驱动“砖瓦""。创新驱动是高校党管人才面临的现实课题,要将党的政治优势与人才工作的特殊性紧密联系与有机结合起来,结合高校的发展战略、办学目标、学科基础和人才队伍的现状,研究制定适应于创新驱动战略的高校人才队伍发展规划,保障高校编制管理、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汇集大量优秀人才。高校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推动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培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精研学术、勇于创新"的优秀大学文化,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学术规范、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打造高素质青年追求梦想、成长成才的园地,为他们未来担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职责和使命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从严治党,固紧纪律规矩“房顶""。铁的纪律规矩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武器,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好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引领教师学生党员群体这个“绝大多数”,贯彻落实好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剔除“伪忠诚”和“两面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要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量化到岗、细化到人"制定高校党组织抓党建责任清单,建立强有力的督查督办制度,把考责、问责和追责贯穿于高校党建责任落实的各方面,做到有责必问、有责必查、有责必究,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脑中有红线、心中有底线、行动有界限。要深化高校党员干部队伍、教师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对招生就业、科研项目、干部晋级、基建施工等重点领域强化纪律监察、廉政审计,增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解决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营造风清气正校园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篇3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是2009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2010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2021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修订,202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

  《条例》从总则、组织设置、主要职责、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员队伍建设、干部和人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对群团组织的领导、领导和保障、附则,十个模块全面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

  各高校应该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并深刻理解条例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在努力完成各学校党组安排的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既要要深刻领会《条例》的指导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以及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高等学校不仅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要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不断创新教育活动方式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选树好典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普通高校基层组织的目标。

  各高校应该认真宣传,积极渲染学习《条例》的良好氛围,只有将《条例》精神学透彻,才能更快更好的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确保工作不出错。同时也借此次学习契机,大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更上新台阶,切实做好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条例》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各普通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思想、真理,还应承载着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重要任务。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统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既要把传授理论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又要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只有理论与思想互通,理论与实践共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篇4

  《条例》从总则、组织设置、主要职责、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员队伍建设、干部和人才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对群团组织的领导、领导和保障、附则,十个模块全面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

  各高校应该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并深刻理解条例的重要意义。各高校在努力完成各学校党组安排的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既要要深刻领会《条例》的指导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新时代对高校教育工作以及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高等学校不仅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而且要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不断创新教育活动方式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选树好典型,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普通高校基层组织的目标。

  各高校应该认真宣传,积极渲染学习《条例》的良好氛围,只有将《条例》精神学透彻,才能更快更好的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才能确保工作不出错。同时也借此次学习契机,大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更上新台阶,切实做好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条例》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各普通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思想、真理,还应承载着塑造灵魂、生命、新人的重要任务。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统筹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既要把传授理论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又要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只有理论与思想互通,理论与实践共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篇5

  日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这次修订的《条例》,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新成果,吸收了各地高等院校党的建设方面的新经验,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只有把《条例》学习好、落实好,才能真正做好高校党建工作,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把握特点、抓住实质。《条例》能否落地见效、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开展得实不实、深不深。纵观《条例》全文十章三十九条内容,从总则到组织设置,从高校党委、院(系)级单位党组织、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主要职责到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党员队伍建设、干部和人才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方向、思路、框架等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深读细研后,不难发现《条例》具备宏观性、统领性、全局性、普遍性等特点。唯有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才能对总体层面有所把握、对可操作性进行深入思考,为《条例》落地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成果转化、加强实践。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紧密围绕《条例》内容,结合实际,认清结合点、找到切入口、深挖发力点,善于把《条例》与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对其特点实质的认识真正转化到实打实的行动中。在充分把握好《条例》从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总体层面提出的要求与遵循的基础上,加强对自身的认识,把一般性规律认识把握好,聚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找到差距、发现个性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将《条例》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

  在注重创新上下功夫,把握重点、形成特色。《条例》的高效落实,离不开高校结合自身情况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自成特色。一方面,注重建章立制,在保持《条例》现有特点优势的基础上,对相关职责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再细化、再分类、再完善,争取研究制定出操作性更强、更接地气的规章制度,使其在本地落地见效更有抓手。另一方面,注重鼓励创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机遇,不同的发展。《条例》不仅给出了很多共性问题的答案,也给出了很多很有效的基本遵循、思维方法,从侧面反映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应当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创新,厚植人才创新创造土壤,大力推动工作特色的逐步形成。

  《条例》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指南针,为高质量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指明方向、提供遵循。相信只要身处高校的“你”学深悟透、加强实践、注重创新,定能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高校党建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感悟篇6

  高等院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前形势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必须有新的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要求。

  一、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直接组织者,是学校党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的直接责任者,是学校教学、行政、后勤工作的直接推动者,是广大师生员工的直接服务者。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体现好“四个直接”地位,充分发挥好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两个方面”作用,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

  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来开展组织建设,以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效果来检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力。要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所谓“围绕中心”,就是要围绕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心;所谓“服务大局”,就是要服务学校建设发展大局。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教学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相脱节、两张皮的倾向,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到实处。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来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核心要在“围绕”和“服务”上下功夫。“围绕”就是党建工作要联系和渗透于中心工作,不能脱离中心工作;“服务”就是党建工作要能帮忙、帮好忙,而不是不帮忙、帮倒忙。这里需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克服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倾向,二是克服借口实际工作“繁忙”而把组织建设放置不顾的倾向。也就是说,必须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解决好“低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内在统一问题,把基层组织建设和中心工作开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胸中有大局,工作有重点,使党建工作服从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

  (二)建立党政协作、共同负责的工作体制

  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就要建设一流的课程、专业和学科,培养一流的师资和人才,形成一流的管理和服务,而这首先取决于有一流的领导班子和一流的基层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基层党组织必须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由此可见,高等院校的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应该建立党政协作、共同负责的工作体制。

  第一,明确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领导的职责范围,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首先,党政要分工明确。必须各有其责、各负其责,否则,就会互相扯皮干扰,相互纠缠不清;其次,党政要互相支持。一方面,党政负责人必须在各自职权范围内,敢于负责、勇于负责,果断决策、大胆管理;另一方面,党政负责人必须加强沟通和理解,相互配合与支持。总之,既要善于“守界”——恪守职责,不辱使命,负责任地完成份内工作;又要勇于“越界”——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创造性地做好部门工作。

  党组织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贯彻落实,在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本部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重要事项中,主动支持配合行政领导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善于把党的工作渗透到行政工作之中。这样做,体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调动了党政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发挥了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实践证明,在院系工作中,党政联席会议是党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科学决策的有效前提和基础。

  第二,党政一把手要同心同德,默契配合。

  党政班子要做好本单位的工作,关键是党政一把手要团结一心,相互信任,配合默契,形成核心。党政一把手都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宽阔的胸怀,要有大局意识和出色的协调才能。工作中虽各有侧重,但分工不分家,要做到互相支持,换位思考,利用党政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决定事项在开会前先沟通,不搞“一言堂”。党政一把手不但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一道工作,也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党政一把手既是工作上的搭档,更是心心相印的挚友。高度的责任感和真诚的友谊凝结为强大的动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保证本单位工作顺利开展。

  (三)规范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

  规章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提高和升华,也是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规矩。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注重不断建立健全党总支的工作制度,做到基层组织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职责要求、党政领导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增强民主决策意识;要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制,坚持考核评估制度等,使工作有督促有检查;要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和评比表彰等制度,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党性原则,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除此以外,基层党组织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细则。只有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把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落到实处。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实践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正视这些变化,主动适应变化,大胆探索新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用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的组织建设。

  (一)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

  随着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高校“三定”工作的展开,按照“强化岗位,淡化身份”的要求,高校要对教职工逐步实行岗位聘任制。特别是在院系专业建设中,要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研究方向来组建教师梯队和教师团队。随着专业调整和院系管理体制改革,必然会产生业务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产业开发等组织必将相继出现。传统模式上的系或教研室设置将有可能被撤消,然后按照新的模式组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这种组织形式将会打破原来的行政结构,实现多方人员整合。

  面对上述可能的变化,应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党支部设置新的有效形式,以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支部作用。教工党支部基本按工作任务相近组成,党员人数适中,规模不要太大,组织健全,活动灵活。也可以把相对集中较长一段时间共同完成课题、工作项目或培训任务、生产任务的党员组织在一起,来组建党支部,根据需要,按党章要求调整支部领导成员。

  要认真考虑学生党支部的设置问题。高校发展党员工作重心在学生党员,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学生党支部,避免学生党支部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脱节现象,值得关注。可以考虑把学生党支部建到班级、宿舍。参与指导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研活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教师党员在组建临时党支部的时候,可以考虑把参与上述活动的学生党员纳入到临时党支部中,党员教师坚持过“双重”组织生活。这样有利于使党的活动结合业务工作开展,提高党支部活动实效。

  (二)党员教育管理应拓宽领域强化功能

  针对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变化大、党支部设置形式多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更要抓紧抓实,要拓宽领域强化功能,使党组织工作没有空白点。要认真总结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还要研究不同体制中的党员教育管理的特点,特别是研究非事业单位性质党的组织工作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工作。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功能要拓宽领域,不仅要求党员在校内发挥作用,还要求在所有工作领域,包括在校外,都要发挥作用。目前,学生中党员独生子女居多,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还要延伸到学生家庭,形成学校社会互动效应。对党组织关系保留在校内的党员毕业生,也要加强管理,不能放任自流,坚持联系汇报制度,做到党性教育不断线,组织生活有着落。

  (三)党员组织生活要讲求实效

  党支部是高校党的最基层组织,面临任务繁多、时间紧张的情况,党支部必须要在改进组织活动内容形式,讲求实际效果上多下功夫,这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一些基层组织生活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党员获取各种信息渠道广泛,教师学生党员文化素质高,独立见解多,教育的效果不如社会的影响及时。另外还存在以行政工作为主和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主而使党员活动难以统一安排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组织生活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基层党组织可按照学校党委统一要求合理安排组织生活,坚持组织生活制度不能少,党员教育的内容不能减,但在基层组织活动时间和形式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党支部活动在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上创新,提高组织生活的生命力。要尝试采取参观访问、考察、讲座、报告、竞赛等各种形式,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党组织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网上论坛、网上考试答题等,适应构建开放的网络教育要求。另外,组织生活也不要只限于理论学习和讨论,还可以把提高党员适应工作能力的业务活动纳入组织生活内容之中,以提高业务能力,争当工作标兵为主题,安排丰富多彩的业务活动。这样的活动看得见,摸得着,讲究实效,易于为年轻党员接受。

  (四)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党性强、有学问、会管理

  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选好配强书记,要严格基层党组织书记任职条件,把那些党性强、有学问、会管理的优秀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上来,而且要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高校一些干部愿做业务工作不愿做党务工作,存在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人员不好选,轮换周期快,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不足和工作精力投入不够等问题。针对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面临的特点,必须精心选好配强党总支和党支部书记,要把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与同级行政领导大体相当的党员,特别是一批年纪轻、学历高、职称高的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

  三、建立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评估体系

  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评估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科学评价,是促进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对党总支、党支部工作的评估要注意做到通过总结评估,规范管理,调动积极性,增强整体实力,为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

  (一)坚持以评促建

  基层党组织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俗话说: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学校党委的各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完成。通过评估检验,目的是更加科学地规范党总支、党支部的工作,细化任务,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和很好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评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提高。评估工作绝不能走过场,应付上级,弄虚作假,自我欺骗,要扎扎实实地认真对待。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看上去热闹一片,细分析实效未见。这种华而不实的作风是应该克服的。

  (二)坚持“虚”功“实”做、以“实”带“虚”

  基层党组织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评估的标准要本着加强基础,规范工作,突出重点,便于操作,鼓励创新的原则,把抽象要求具体化,“虚”功“实”做、以“实”带“虚”。

  在制定评估检验体系标准和进行检查评估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坚持制度建设与落实并重,努力做到评估科学、结果客观、问题准确,有助于基层党组织整改提高。

  (三)评估检查的方法要科学全面

  评估检查工作要坚持科学有效的方法,切合实际,不搞形式主义,不能为基层增加负担。要通过组织评估,达到基层自我总结,自我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

  一是要坚持自我评估与上级评估相结合。基层党组织要吃透评估条例,在认真分析全面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做出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高校党委由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组成评估检查机构,对基层党组织的自我评估进行检验,要坚持标准,科学准确,定性分析,量化打分,做到依据扎实,透明度高。

  二是要坚持党员评估和群众评估相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党员群众最了解,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工作的评价也最有实效。党员和群众评估都要结合本单位整体工作的开展情况。党员侧重于评价党总支各种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党员教育的情况,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如何,体现党内自我监督;群众侧重于评价对党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满意程度,重点体现出群众的监督。

  三是要坚持查阅材料和座谈问卷调查相结合。在听取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要详细地查阅有关材料,这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与此同时,还要召开不同类型人员的座谈会,如教师、学生、党员、群众、民主党派代表、教代会代表等,了解鲜活的情况以对汇报材料补充及验证。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法简便,可以扩大调查面,又不过多地占用被访者时间,通过分析得出有关数据,更好地做到定性定量相结合,这种方法也是可取的。总之,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上级党组织要将评估结果及时向基层反馈,指导基层组织提出整改措施,对先进的党总支进行表彰。要通过评估落实高校基层党组织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新的形势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战斗堡垒,成为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工作条例 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