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源自历史学习资源开发的积极学习

时间:2023-06-20 15:18:02 学习强国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历史学科有取之不尽的学习素材。适切有度地策略回归,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发历史本身的学习资源,能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趣”“疑”“情”“美”,使学生喜爱并积极学习历史,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同时美化师生心灵,生成智慧与快乐。

[关键词]

教学策略;历史资源;积极学习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来,历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课堂、高效课堂、微课教学、慕课教学、导学案教学等教学形式和手段大显身手,取得了大量积极的教学成果。然而有识之士也有一丝隐忧,原本已很简练的教材内容被不断压缩变得更加纲要化,这实际还是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体,某种程度上偏离课程改革的初衷。历史学科是一门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人文科学,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印证着人类经历过的动态轨迹,有取之不尽的学习素材。适切有度地策略回归,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发历史本身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喜爱并积极学习历史,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增强师生之间的幸福感。

一、搜集“八卦”资源激“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八卦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所谓八卦就是八个不同的卦相。不过,“八卦”这词在现代流行言中衍生出另一涵义,也即指在娱乐圈中,非正式的、荒诞的、令人惊讶的、从未听过的小道消息或者新闻。历史课堂一贯以严肃为主,学生望而生畏。如果适当引用经过考证的、经得起推敲的“八卦”历史资源,能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有教师在《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中,板书“英吉利”三个字特意添加了口字旁,介绍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对西方国家的国名、人名、地名,甚至船名都加了“口”字旁,并设问:这三个字指哪个国家?清政府为什么要采用这样奇怪的写法,反映了清政府什么样的心态?学生因好奇而了解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的狂妄自大和愚昧无知。在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该教师又介绍了清军在战争中的匪夷所思的“战术”:杨芳的“粪桶阵”御敌、奕经的“五虎”御敌和裕谦的“剥人皮”御敌的故事,荒谬绝伦的人物和历史使课堂笑声不断,清政府的腐敗无能和愚昧落后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学生能从不同渠道了解到海量的“八卦”历史,这些信息鱼龙混杂,有的确实真实可信,有的充斥戏谑的成分,有的更是荒诞不经,而越是戏谑的、荒诞不经的却越能吸引未成年人,历史教师因袭有责任帮助学生辨析真伪,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揭示真实的历史,比如:芈月的生平、甄嬛的原型、和珅的真相等,而当教师介绍这些史实时,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性,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愉快的情绪会使人产生更有效率、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学习需要和兴趣越强,学习内容就会越吸引他们,同样学习内容越符合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就越是吸引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八卦”历史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只要我们拥有并打开这座宝库,就能发掘无数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源,使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积极的历史学习之中。

二、利用专业资源激“疑”,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当代著名学者杨奎松说:“研究历史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

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囊括人文和自然学科的各种知识。历史教学中开发不同的、各具特色专业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疑云,“像刑警破案”一样去探究历史的真谛,是一种极高效的积极学习策略。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在介绍完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后,如果提出“商周时期的铜、锡、铅矿石来自何处?这些矿石是如何开采出来的、又是如何冶炼出铜锡铅的?制作青铜器时为什么要按不同的比例放入铜锡铅?不同器皿的制作铜锡铅的按怎样的比例配置?”等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历史“侦探”的角色,感受中国古人高超的手工业技艺和非凡的智慧。

历史学习资源中可以采用“专业破案”形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历史主题很多,比如:曹操墓的真假,赵匡胤之死,宋教仁被暗杀的真相,光绪之死等,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制造悬疑和认知冲突,以及提供充足的佐证、融合相关学科的教学目标。

也许历史研究或学习的最初魅力就在于获得成功“破案”的满足感。而这种探索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习史兴趣,从中了解历史研究的过程、方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自信心。也正因为这样的活动,学生才能渐渐地意识到学习的主人翁意识,认识到“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

三、找寻生活资源激“情”,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历史是什么?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或者也可以这样表达:“历史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都是以他对过去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对他目前的行为和将来的计划的应用为根据”。身边的历史、生活的资源是学生最易亲近的历史学习资源,合理开发运用这部分内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积极学习。

在观摩人教版选修四《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课教学时,有教师采用了以“我”的视角去设计教学过程:“我眼中的秦始皇”“我了解秦始皇的渠道”“关于秦始皇我还想知道的”……这样的设计立即拉近了今天的学生与过去的秦始皇的距离,使今天的学生穿越了历史“时空”,到达了遥远的过去,从而把“过去发生的事”与“今天的我”建立了联系,“我”有必要掌握“过去发生的事”,因为这对“今天的我”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设计就能让“我”完全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位学生都有爱乡之情,因为故乡养育了“我”,在历史教学中有机植入乡土史,让学生了解、感受身边发生的历史,能因境生情,因情悟史。例如,苏南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地区。授课时,有教师展现一张太平军在本地江阴华士镇抗击洋枪队的碑文,从而有感情地叙述太平军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史实。该镇辖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知名度非常高。得知太平天国竟然在自己的家乡大胜洋枪队,学生非常兴奋,教师借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生活资源就是学生周围的、能够接触得到的丰富而生动的历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身边的历史具有无与伦比的亲切感,家乡的名人及其辉煌的事迹容易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历史教师适当地启发学生运用生活资源,能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情感,强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提升学科素养。

四、选取审美资源激“美”,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美,是令人向往的精神体验。历史是记载文明发展的诗史,其视野之开阔、气势之恢弘、涉猎之广泛无可比拟。如果我们能站在人类文明之巅,一览世界,那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大气磅礴的壮阔境界,正是历史的美感。运用历史学习资源中的审美资源,能激发学生神入历史的过程,反思历史的教训,丰富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性认识,正如德国哲学家席勒所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

茅海建教授对鸦片战争有深刻的反思:“当时清政府中有没有人可以领导或指导这场战争获得胜利?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几经反复,多方求经,最终才知“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课堂上带领学生共同研讀这样的反思,就能深化学生对这场战争的理性认识,达到“审美”的高度: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

历史是由人构成的,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社会进程息息相关,重大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尤其突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所以,在人物教学时也要重视“审美”的价值。比如,人教版选修四《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一课教学中,可以引用1955年爱因斯坦写给冯·劳厄的信来说明他为人类和平进步而作的斗争:“要是我知道这种担忧(指担心希特勒首先发明原子弹)是没有根据的,当初我同西拉德一样,都不会插手去打开这只潘多拉盒子。”爱因斯坦就核武器问题的懊悔,代表了人类良知的高度,是人类良心发出的最强音。这就是历史资源展示出的人性之美。

亚里斯多德认为理性是人类的本性,理性的沉思能带给人们最大的幸福。其实,“理性沉思”既是学生产生和维持高水平内在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强烈和最持久的“教学美感”。历史学习素材中美源众多、美情不息,这些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绝好资源。

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强调,在教学行为中学生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学生之所以参与,是因为环境中某些特征吸引他,学生对这些特征做出反应”,教师的任务是构建多种独特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选择有学科特征的学习资源支持教学内容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学习资源的选择必须遵循“学科逻辑”,即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取,还应依据学生的“认知逻辑”,即为学生的学习状态而选取。历史学科的学习资源极其丰富,合情合理、适宜适切地开发运用,能激发学生的“趣”“疑”“情”“美”,在促成学生积极学习的同时,美化师生心灵,生成智慧与快乐。

[参 考 文 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6.

[2]吴虹飞,杨奎松.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J].南方人物周刊,2008(15).

[3]何成刚,沈为慧,陈伟壁.国外历史教学案例译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4][美]卡尔·贝克尔.何兆武,译.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译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

[5]张文杰等编著.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47.

[6][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6.

[7]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8-30.

[8]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5.

[9]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1-172.

[10]拉尔夫·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3.

(责任编辑:李雪虹)

推荐访问:学习 资源开发 源自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