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学习中的几种观念

时间:2023-05-08 09:00:17 学习强国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学好书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选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选帖正确了,才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创新是书法的主流,离开了创新的书法只是死水一谭,但创新必然是与习惯思维不合,因此书法的创新是要有勇气突破自我,还要有长期做寂寞英雄的决心和胆量。

【关键词】 书法;练习;创新

至今,理论界对书法学习中的几种观念诸如初学书法的选帖问题、取法乎上、继承和创新等基本问题尚未完全理清,所论多老生常谈、不着边际,致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1],滞碍了书法的发展。笔者不揣浅陋,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实际出发,对其一一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冀对书法学习有所裨益。

一、关于初学书法的选帖问题

初学书法选何种字帖入门,这是颇有争议的话题。一般来说,有以楷书、隶书、篆书作为入门范本之说。持“篆书说”的人认为,练字要溯古追源,写好篆书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持“隶书说”的人认为,隶书易于上手,容易出效果;持“楷书说”的人认为楷书规范,是学书的不二选择。

实际上,这几种说法都不无偏颇之处。篆书虽然是古老的字体,了解篆法后不至于字法乖讹,有“上通篆分以知其源”[2]之功效,但篆书“随体诘诎”[3]的线条当给初学者以无所适从之感;隶书易于上手,领会“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后,隶书的基本点都了然于心中了,但有沦入“图案化”之嫌疑,有忤于书法的本义;楷书中正规范,一直以来作为初学书法的首选范本,但人们谈楷书必“颜、柳、欧、赵”,而“颜、柳、欧 ”是高度整飭化了的唐楷,法度太严,窒息了发展的空间。“赵体”太流利,虽然易学到“形貌”,但得不到笔法,于学习的目的了不相干。

学好书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选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选帖正确了,才有事半功倍的功效,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笔者认为,选帖一定要易于上手,且能得到笔法,还要得其精神意趣,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北朝墓志铭正与此相合。墓志起笔棱角分明,方中寓圆,圆中寓方,结体随体赋形,不拘一格。初学者对于墓志的笔画有迹可循,能训练驾驭毛笔的能力,且在掌握了基本点画之后,随意挥洒都能得墓志朴质宽厚之趣,这样能增强学书的信心和兴趣。长期以来,初学楷书者囿于“颜、柳、欧、赵”,且越写越正,越写越死,书法被沦为技术活了,这实有违于艺术的本质。技术不是艺术,这是基本的常识,可惜的是这个常理被很多人漠而不视。另外,笔者想说明的是,虽然北朝墓志属于广义的魏碑,但并不提倡初学者直接从属于魏碑的造像记、摩崖入手,因为造像记、摩崖造作的成分居多,自不在笔者推许范围之内。

二、关于“取法乎上”

多年来,“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5]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圭臬,以为懂了这句话就得到了书法的真谛。如 “当则古,无徒取法于今人”[6]、“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7]、“予书独宗羲、献;书不宗晋,终入野道”[8]。如此等等,都向人灌输“恋古”的情结。理论上看,情况确实如此,古人特别是魏晋人的笔法后人不可逾越,以至于每当一个时期书风颓丧时,就有人站出来高喊“复古”。如宋初的欧阳修、元初的赵孟頫、明末的王世贞等。“复古”是使人们不要忘记了古法,有针砭时风之目的。但是,单纯“乎上”之人确实很少见,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当我们看古人作品时,总能从风格上对之断代。这种情况确实很微妙!

实际上,由于印刷技术不发达,古人学习书法都要直面真迹。而对于一般人来说,真迹不可目见,这就限制了学书的视野。难怪赵孟頫都要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9]。古人学书的现实情况反映了“取法乎上”是多么不现实。这种现实使得古人不可能人人“乎上”,遂出现了彼此相师,互相影响的情况,这种例子最显明的是明末的董其昌和陈继儒,董、陈书风极似,是彼此相师的结果。也出现了师法当代人的书法,如元代的鲜于枢脱离不了赵孟頫的影响;南宋的所有书家都有“苏、黄、米”的影子;赵之谦的小行书和何绍基行书绝相似;伊秉绶独树一帜的隶书取法于先他三十年的桂馥,等等。

因此,古人的“取法乎上”实际上来说是“幌子”,喊的是“取法乎上”之名,行的却是“人人相师”之实,这有其主客观原因,是可以理解的。

当代人眼界愈见开阔,印刷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人都有机会目睹真迹一等的精美的复制品。取法对象的增多本应使书法风格更加多样,但情况恰恰相反,当今的书坛 “人人相师”之风愈演愈烈,这从近年来书法各大展览中的作品可窥一斑。这些入展获奖的“书法家”有时连基本的技法都没过关,却时时把“取法乎上”挂在嘴角,好像这么说了就真的是采了千家蜜才有了自己现有的风格一样。

学习近人的东西无所谓好坏,只要善学,腐朽也能变成糟粕。因而,对于学书者来说,“时风”是脱不掉的“外衣”,正所谓“笔墨当随时代”,而“内衣”仍要“取法乎上”,这样才能内质、外妍俱备,而“徒具形貌,不见神采”[10]正是书法所忌讳的。

三、关于继承和创新

继承和创新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了,还有重提的必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一部书法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一部继承和创新的历史。关于继承和创新,古人道之甚夥,大半都是强调创新之重要,如李邕“似我者俗,学我者死”[11](刘煕载《艺概•书概》)、黄庭坚“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12]、米芾“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13]、张融“不恨己无二王法,但恨二王无己法”[14]。

创新是书法的主流,离开了创新的书法只是死水一谭,但创新必然是与习惯思维不合,因此书法的创新不仅要有勇气突破自我,还要有长期做寂寞英雄的决心和胆量。如张旭、怀素的狂草放纵颠逸,开一代新风,却被苏东坡斥为“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15]。东坡认为王羲之和钟繇才是书法的正宗,旭素是旁门左道。而苏东坡却时常标许自己“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16]。苏东坡只准自己“不践古人”,不许旭素“出新意”,心理扭曲如此!颇为可笑的是,高自标许的东坡先生却被朱熹讥为“书被苏、黄写坏”[17]。这些论断,时常出现在关于书法的继承和创新中,正说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颇为复杂。

一般来说,书法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离开了继承的创新是无源之树,无本之木。“徒羡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18]的心态是不健康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人却漠视了这个道理,这些是共识,也是在权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后笼统的比较一致的说法。

但是,这些对于学书者来说,是无济于事的。明白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实际训练中怎样指导实践呢?这个问题,鲜有人提及。笔者认为,继承和创新是一个过程,非一两句话所能概及。现实中,很多人功底不稳,就想创新;有些“书法家”以为入展获奖了,就飘飘然了,就挖空心思去创新。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真正地深入传统,根本没有创新的资本。王铎功成名就了都在“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19],当代草圣林散之一生都在临汉碑。通过对历史上一些书法家早、中、晚期的作品分析,还可以看出他们的风格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慢慢显露出来的,他们的风格是渐变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奢谈创新,首先要把基础打好,要融入碑帖,得到精神意趣,浸之愈深、得之愈醇,自然“心手双畅,翰逸神飞”[20],这样的创新才是不其然而然。如果满脑是创新念头,就算有“领袖如皂,唇齿常黑”[21]的劲头,也是白搭,因为这不会对你的书法有一丁点好处,相反会使你的手越写越坏。

【参考文献】

[1] 孙过庭《书谱》.

[2] 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3] 许慎《说文解字•序》.

[4] 《论语•魏灵公》.

[5] 丰坊《书诀》.

[6] 韩性《书则•序》.

[7] 梁巘《评书帖》.

[8] 王铎语.

[9] 《定武兰亭跋》.

[10] 孙过庭《书谱》.

[11] 刘煕载《艺概•书概》.

[12] 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13] 苏轼《自述学书》.

[14] 文征明《甫田集》.

[15] 苏轼《题王逸少帖》.

[16] 苏轼《东坡题跋》.

[17] 项穆《书法雅言》.

[18] 孙过庭《书谱》.

[19] 倪灿《倪氏杂记笔法》.

[20] 孙过庭《书谱》.

[21] 赵壹《非草书》.

【作者简介】

冯勇.书法硕士.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几种 浅谈 书法 观念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