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京安魂曲》中的基督教思想

时间:2023-06-13 18:18:03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哈金作为一名美籍华裔作家,具有独特的写作视角,他的代表作《南京安魂曲》用基督教思想展现了一个看待南京大屠杀新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基督教思想;原罪;救赎

作者简介:

李筑超(1987-),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杜永微(1987-),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2

哈金是美籍华裔双语作家,现为美国波士顿大学英语系教授,2011年,哈金用英语写作,修改四十多次的作品《Nanjing Requiem》(译名为《南京安魂曲》)出版,小说中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思想,展现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恢弘的景象。周作人曾说过,人类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艺术必须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艺术。《南京安魂曲》的特别的力量,也是源自于这种宗教的力量。

一、罪与罚

基督教文化内蕴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即原罪。原罪说来源于《圣经·创世纪》,亚当夏娃偷食了知识树上的禁果,上帝因此将他们赶出伊甸园,因而犯下原罪。“由于堕落是人类的始祖犯下的,因而原罪的责任由人类共同承担,一方面人从生下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人类始祖犯下的罪过受苦,另一方面,无论一个人的德行有多么的高尚与伟大,他也是有罪的,也必须为人类的原罪承担责任。”1所以人类自出生起就被神惩罚,背负起罪恶,活在痛苦之中。

《南京安魂曲》中则描写了大量的罪,小说开篇描写的就是赤裸裸的罪恶,随着首都的沦陷,浮尸遍野,小说借安玲之口向天发问:“我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让我们中国人承受这些暴行?我们做了什么,要遭受这样的报应?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些毫无人性的人们?”2上帝似乎一夜之间抛弃了这座城市,使之变为地狱,这是人类始祖犯下的罪孽,人们一出生必须要为此背上罪恶,活在痛苦当中,无论一个人的言行多么高尚。这种原罪观在小说的主人公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明妮·魏特林作为慈悲女神,被称为“活菩萨”,德行高尚至此,却活在痛苦与自责中,遭受排挤与诽谤,最终精神病发,只得自杀结束原罪。

与东方的“人性本善”观念不同,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恶”,人类始祖犯下原罪可以说是出于无意识的,而有意识的第一次犯罪则要追溯到该隐杀弟。陈兴为一己私欲偷拨难民的粮食,多行不义必自毙,太过张扬的他被土匪盯上,最终丧命。眀妮却认为这样的惩罚太过严苛,“上帝虽然严格惩罚罪行,但他又愿意保护生命,甚至要确保犯人的性命,要罪人的忏悔与改进。”3所以《南京安魂曲》中战争给人的启示,更多的是人应该从内心自省罪恶,进行忏悔,实现自我救赎,这样才能达到和平的终极目的。

二、救赎

罪与救赎通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除罪恶的唯一方式就是救赎。上帝派遣自己的儿子耶稣来拯救世人,却被蒙昧的人们钉在十字架上,耶稣以博大的胸怀宽恕他的仇人。基督的宗旨,就是爱的宗旨。这种爱,是一种普世的爱,一种超越一切种性族类的广博的爱。

南京沦陷后,眀妮是第一个回来的,不仅仅是由于她身负传教的使命,更多的是由于基督教的博爱、宽恕精神。正如瑟尔在为莫妮卡布道时所说“真正的基督教徒,应该置身于人道和无视一切的暴力之间。”2当安玲表示痛恨所有日本人时,耀平则劝导她应该爱敌人。战争的爆发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罪恶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有罪就有救赎。南京沦陷为一座地狱后,需要的是救赎,这种救赎需要来自多方的力量,包括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他们在沦陷区设置难民营,给予难民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同时传播基督教爱的精神,给苦痛中的人们抚慰;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自我的救赎,这里的金陵精神实质上是基督教博爱的精神;也包括日军侵略者的忏悔达成救赎,战争的发起者往往是邪恶的,然而也有许多日本人不知道实情,他们被欺骗了,这就需要日本基督徒们将所了解到的战争事实传播到国内,谴责战争,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平。

三、慈悲女神

眀妮·魏特林的言行作为小说一根温暖的主线贯穿全文,她是金陵学院的代理校长,受命于危难之际,肩负起难民营的工作,拯救了成千上万妇女儿童以及少数成年男子的性命。中国许多受过她庇佑与恩惠以及听说过她高尚德行的人,都亲切而尊敬地称她为“活菩萨”。甚至有一位八十七岁的瞎眼老妇夜里盘腿坐在莲花座上,对着眀妮的相片祈祷她长命百岁,以保佑和帮助穷苦妇女和姑娘,中国人往往无法将神与人截然割裂开,任何人都可能越变越好,最终变为神。这在欧洲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除了上帝,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之为神。

耶稣基督作为上帝之子,来到人间,拯救世人,却被愚昧的人钉在十字架上。基督不只是上帝简单的肉身化身,并且隐喻了上帝的无限精神与不朽生命。这一事件,不断启示着人们“道成肉身”的事实,同时充分表达着爱与受苦、不幸与爱的同一的隐喻意义。刘小枫这样认为,言(道)成肉身作为启示之发生,之所以是至美,正因为神圣的不可穷尽的精神通过肉身具体地透显出来,凝结为一个独特的形象或形体,成为蕴含着无限精神的肉身形式。可见上帝的精神化为肉身是可能,他蕴含着无限精神,是不朽灵魂的载体。眀妮作为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她悲天悯人的一生被神化了,是耶稣式的人物,是慈悲女神。作为一名传教士,她将一生的血和泪都扑洒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这里已然成为她的家乡,她孜孜不倦地做好每一件事,竭尽全力保护每一位难民,她的行为类似于拯救世人的基督,大慈大悲的菩萨。然而晚年的她却遭遇了诽谤和排挤,如同当年拯救世人的耶稣被愚昧人们所出卖一样,她也以博大的胸怀宽恕一切,在她病危时,她一直期盼着金陵学院给她写信,邀请她回中国,继续她正义的事业。“真正的基督徒,在遭到恶人诽谤的时候,应该感到喜悦,因为主说,你们将因他的缘故被人仇恨。”2她悲剧的结局也与耶稣相似,悲天悯人的性格导致她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一生,妒忌、诽谤、排挤将她推上了十字架。

四、中国需要基督教吗?

基督教进入中国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却始终未能融入中国社会,中国需要信仰吗?需要什么样的宗教?通过哈金《南京安魂曲》中人物的对白,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观点。

1、契约精神

中国人办事讲究“仁义礼智信”,契约思想往往很淡薄,没有讲规矩的概念,也不把合同条约当回事,寇拉曾经告诫外国人不能把中国人的话太当真。《旧约》里记载的许多故事,是上帝与犹太人的约定,上帝许以以色列将是一个伟大的名族,而犹太人必须虔诚信仰上帝。耶和华给犹太人定下约束行为的“十诫”,所有的以色列人民必须遵守与上帝的约法,做上帝忠实的信徒,这样上帝给予他们的允诺才会实现,神与他们同在。圣经中的上帝不是一个暴君,而是一个严格按照约法行事的君主,是西方宪法的起源。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奴性思想严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是道德仁义,与法律毫不相关。中国的“法”并不基于民主平等,可以“朝令夕改”,仅凭最高统治者喜好,毫无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中国没有形成法制精神,只有“禁” 、“律”等等随时可改的法律条文,毫无神圣性可言,于是在中国就必然是“人情大于王法”。所以中国要建立法治社会,自由民主,契约精神有必要向西方学习借鉴。

2、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

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呢?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中国无论何种阶层,追求的是现实利益的最大化,功利主义浸透到中国人的每一个毛孔中。对待宗教的态度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人们会为衣食俸禄、平安免灾而虔诚祈祷;至于祭拜的对象,则是谁灵拜谁;祭拜的仪式,则是越简单便捷就越好。中国人将现实伦理实践看得高于宗教问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国人对待宗教这种世俗性、功利性、不虔诚的态度会使任何一个西方人瞠目结舌。西方的基督教是以信仰的严格而著称的,基督以外的教都被称之为异教,历史上无数教徒以身殉教,难以想象中国人会为一个不带来现实利益的上帝而抛头颅、洒热血。小说中的玉兰、美燕等认为基督教是教人安于现状,服从统治,软化人思想的,他们代表了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想法。小说中不少地方可看出作者希望通过基督教的精神拯救中国,愿望是美好的,然而其可行性作者并没有指出。

五、小结

《南京安魂曲》里涵括的基督教思想,忏悔与宽恕,罪与罚,救赎思想等,给我们提供了看待战争的另一个视角。中国在经历了那样一次灾难后,需要铭记什么,反思什么。文革后有人提出全民忏悔,无罪的认为自己无须忏悔,有罪的认为自己的罪不算什么,这么一个现象值得人深思。中国这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成长和复兴,欠缺的是什么,我想这正是哈金在当下写这部小说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谭桂林.百年文学与宗教[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8 ,49

2、哈金.南京安魂曲 [M].季思聪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9,53,138,271,223

3、雷立柏.圣经的语言和思想[M].卓新平,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1,138

推荐访问:基督教 安魂曲 南京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