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罚思想的演变对监狱改良的影响

时间:2023-04-20 11:48:03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我国刑罚思想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旧中国时期及新中国时期。然而随着刑罚思想的演变,监狱制度的发展相对应的也经历了上述四个时期,其发展变化的每一个阶段都深受刑罚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刑罚;刑罚思想;监狱改良

“监狱”这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阴森恐怖之物,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社会里特有的现象。它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其自身也经历了不断的改良过程。纵观我国的历史画卷,监狱的改良与刑罚体系的文明程度密切有关,而刑罚体系的文明程度又是由刑罚思想的不断演变决定的。因此,刑罚思想的演变对监狱改良有着深刻的影响。

1 奴隶社会时期刑罚思想对监狱改良的影响

监狱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制监狱体系初步形成。

在夏、商朝代,其刑罚思想受到野蛮原始习惯的影响,主要以残杀生命和残害身体作为惩罚犯罪的手段,与之相应的监狱只是作为待讯、待质、待决的场所,监狱管理制度尚未形成。

到了西周,西周统治者针对夏商推重刑辟而忘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的刑罚思想,采用恩威并用的两手政策。这时期的监狱实行圜土制,以仁心为出发点,设立监狱的宗旨是令人身系圜狱思过从善。羁押、待讯、待决人犯的场所成为典型的监狱类型之一,甚至出现关押对象特定的专门性监狱,劳役行刑制度也继续得到发展。

2 封建社会时期刑罚思想对监狱改良的影响

我国的封建社会是从公元前475年到清朝的灭亡。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刑罚思想主要是法家与儒家思想之争。

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封建社会,它采用法家李斯的观点“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治,重者不来,是谓以刑去刑”。在如此重刑主义的支配下,从京师到地方、从腹地到边疆广设监狱,形成庞大的监狱体系,并相应地建立了一套较为严密的监狱管理制度,即安全管理、劳役管理、生活管理和狱吏责任制等。

汉朝建立后,统治者汲取了秦朝实行“广狱而酷罚”导致覆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德主刑辅”的刑罚思想。即治理国家要以礼义教化为主,刑事惩罚为辅。在儒家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宽缓刑狱”的法律思想。从此,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随后隋唐时期的“仁本刑末”、“德刑并用”,再到明清时期的“明刑弼教”“礼刑结合”的刑罚思想,无一不打上这一文化的烙印。

与之对应的监狱制度也逐渐完善,由野蛮走向文明,由严酷走向轻缓,这一时期的监狱已经由奴隶社会时期主要关押未决犯的场所,演变为主要执行徒刑和流刑的已决犯的场所。监狱的设置日渐完备,设施也大大提高,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健全。

由于封建国家的刑罚思想足以刑罚惩罚为辅,德与刑兼施,而不能单纯依靠刑狱进行统治。这种刑罚思想在监狱制度上的具体体现就是在律令上规定了血刑、颂系、悯囚、录囚、赦宥等较为开明的治理监狱的制度。但是监狱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农民的工具,又以惩罚主义、报复主义、威吓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所以在监狱管理中设立很多残酷粗暴的管理措施。例如:任意虐杀囚犯,非法用刑,淹滞狱囚,滥系无辜等。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几千年传统儒家文化,专制制度等因素,监狱制度深深地被打上了这一烙印。

3 旧中国的刑罚思想对监狱改良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国家重要机器的监狱及管理制度也随之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火的烙印,此时,西方资本主义监狱改良之风盛行,西方的教育性论传到了中国,在中国重刑思想的结合下,制定了一些列监狱法规,改革监狱管理体制,设立罪犯习艺所,筹建模范监狱等。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受外来侵略和军阀统治,很多美好规划不过是纸上谈兵。

4 新中国的刑罚思想对监狱改良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刑罚思想足以保障人权为根本出发点,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因此,这一时期的监狱工作方针是“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把监狱办成特殊学校,在罪犯中开展改造,生产百分考核制,推行分押、分管、分教制度,重视监狱法制建设,改善监狱环境和生活,依法保护罪犯合法权利等等。

推荐访问:刑罚 改良 演变 监狱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