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科学使用

时间:2022-10-27 14:42:02 思想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改进,电子课件以其鲜明的优势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教学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课件的正确设计与科学使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件的使用,提出了在课件使用过程中的适用、适宜、适时、适度、适观五项原则,希望对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师有所启示。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课件;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基金:2013年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研究”之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13JKDY006,主持人:张向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项课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201401,主持人:张向阳。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改进与提升,过去教师严格要求的板书越来越被电子课件所取代。课件成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加工与提炼后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它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对教学内容的重要结构的展示,同时也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知识点,反映出教师对教材、对社会现实、对学生实际以及自身教学特点、优势的高度整合。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向学生灌输国民意志,端正学生不良思想倾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核心价值观,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神圣使命,它与其它学科比较起来更具有内容真实、时空接近、事例典型的特点,更具有适用性、针对性、严肃性与教育性。课件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也成为了当今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教学课件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一些思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制作与使用课件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偏离现象。如喧宾夺主,忽视了使用课件教学的基本原则;不求甚解,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钻研;五花八门,信息量过大;牵强附会,教学缺乏严谨性;投其所好,教学随意性大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学习,思维能力的形成,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与世界观人生观及其不利。因此,正确认识课件的作用,科学使用课件对于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达成意义巨大。思想政治课教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终究是为了有效有利地辅助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更多、更准、更快、更轻松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道理,在制作与使用课件时,应遵循“五适”原则即适用、适宜、适度、适量、适观。

一、适用

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那就要求课件的目的与指向要十分明确。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是否采用课件、如何设计课件、如何使用课件,都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来正确选择。那种为了克服打破思想政治课沉闷来刻意营造课堂气氛的而不顾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网络确实为我们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提供了方便,然而,没有研究大纲、研究教材、研究现实、研究学生、研究自己、研究教法,不严肃的罗列和抄袭他人信息资料,这是“新瓶装旧酒式”,其意义是狭隘和偏颇的。“运用多媒体教授手段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必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1]。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钻研教纲,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本着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防止任何方向不明的形式主义与随心所欲的自由主义倾向,应该有的放矢来设计课件。首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搞清楚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结构,教师要明白思想政治课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外延更广,设计知识面更泛,教学结构更灵活,结合现实更密切,并且要见之行动,它主要是围绕“知情意行”来实现教学目的的,因此对大纲、教材、现实、学生情况了解更深,就能更好地设计课件重点、难点、知识点,有的放矢进行教学。思想政治课要求学生达到在已有认知的前提下对原有认知的反思、更新、提高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的内化,还有情感的升华,意志的坚定与行动的履行,是知识的延伸,心灵的反思,思维的碰撞,灵魂的升华。这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否则再精美的课件也毫无意义。

二、适宜

课件必须科学、规范与严谨,课件构思要契合书本教学程序。课件设计本身是发端书本,源自教者,成于屏幕。在多次教学观摩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教学不严谨不规范,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如分析过程出现不严谨的推导论证,逻辑思维不清晰,结论表述不规范不严谨,学生在一大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文字或应不暇接的图像中怀疑、茫然,这是教师教学不严肃的后果。这种不敬、不精、不勤的教学态度不仅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它易使学生在浮躁中不求甚解,在肤浅理解中生搬硬套,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中脱离实际,对学生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一些教师由于取材的便利快捷,许多东西不假思索从网络上顺手拈来,自己没有选择,没有内化,取其材料的某一个特点而忽视此材料其它特点可能造成对学生误解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老师甚至放大其相关的特点大讲特讲,忽视了主题与本将内容当讲的重点难点问题,占据了课堂大量宝贵时间,学生记住了非重要的部分而没有解决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教师本人的专业基本功有关,也与更新知识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有关。如果对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论点不能正确把握,对论据、案例选取不精,对分析论证抓不住主次,都会影响教学的科学性。因此我们在结合课件教学时,对社会现象的描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对政治理论的概括,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表达,或是案例与思考题的内容分析、数据讲解,都应当准确,要符合科学性。当然,这里不是说要把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深、讲透、讲全,而是要求不论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不应出现科学性的错误。课件设计应该在学生心理、知识、能力能接受的前提下力求精炼、准确、严格、精密,这样既能解决学生对课程内问题的理解与接受,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一切技术手段的运用都要以课程教学需要为前提,以准确,生动、恰到好处为标准。[2]没有与教材旨趣相同化,离开教学目的的教学即使课堂再活跃,学生情绪在高昂,课件再精美,画面再鲜活也是没有意义的。

三、适时

包括展示适时和速度适时。课件展示内容要与教师讲解内容相符合,同步进行,即使偶尔切换也应交代清楚,否则学生则茫然一片,如坠云雾,随意超前与滞后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滞后的操作会影响学生思维流畅与连贯,还影响课堂教学的知识密度。课件的呈现应顺应逻辑,承上启下,前一页课件应留给学生对下一页课件中知识的期待,而及时的呈现可以弥补和消除教师口头讲解的间接知识造成的误差,直达内容的精髓。课件切换的速度应考虑大多数学生有思考探究的时间空间,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决定课件页面停留时间,由于课件操作比过去板书快速,一些教师就如同放电影似的很快就把内容放完,由于信息量巨大,讲解的老师就如同开机关枪,学生应接不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展示时间与速度,对待重点、非重点问题讲解时间、放映速度上有区别,不会因为重点问题一略而过或非重点问题停留太久而影响整体教学,个别同学的问题可留下课后解答,不应建立在耽误其他大部分同学学习的前提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熟练操作”,“掌握节奏,运用自如”,不能手忙脚乱,慌里慌张,要有整体优化,时间效率观念。因此展示课件要符合教学的节奏,展示时间恰到好处。

四、适度

课件要做到文字适量,画面、视频适度。所有文字、画面、视频都应全局安排,注重整体效果。内容摘要简约精致,便于学生明确重点,易于记忆。文字应要言不烦,精细浓缩,字字露旨,句句关情。思想政治课联系学生生活、学习、联系社会现实密切,教师们常常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会采用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对案例应精挑细选,而且讲解入木三分,恰到好处。案例不是越多越好,案例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书本内容,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而如数家珍般的罗列案例,分析讲解上升不到理论的教学只能使学生看到杂乱无章,纷繁复杂的现象而看不到隐藏在现象中的深刻本质,抓不住精髓。

而有的老师喜欢在课件中安插视频,结果一堂课随着视频开始而开始,随着视频结束而结束,没有分析反思,没有总结提升。这样的教学还停留在一个初级层次。因此设计和使用课件时应注意整体布局,讲演结合,主辅相随,条理清楚。由于网络为我们搜取素材提供了便利,一些教师上网下载他人课件不做任何调整更改就用于自己的教学,五花八门,天花乱坠;一些教师则大量下载案例,没有侧重地采用到自己教学中,牵强附会,顺手拈来,这都是不严肃的教学态度。网络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便利,面对铺天盖地的的信息,教师要科学取舍,精心选择,善于归纳。操作课件内容必须与讲解紧密结合。课件中的内容与教师的讲解是纲与目的关系。因此课件的内容不适宜太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内容设计时,应与讲述内容统盘考虑,对需要哪些内容,什么时机展示,以什么方式展示,出现在一页课件的什么位置都应作周密合理地安排,使课件操作与讲解互相协调,相得益彰。

五、适观

直观性原则早已被中外教育家视之为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教育家荀况指出:“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2]。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苏霍姆林斯基与凯洛夫都分别强调了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课件不仅将图形、图表、线条、符号等形式使教材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而且可通过声音、视频使静止的教学材料更生动鲜活。打破了传统板书与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沉静,节省了繁冗的语言说明,激发学生兴趣,这种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大且图文并茂、声像合一作用于多种感官是多种感官并用协同作战的课件大大降低了学生感官疲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

思想政治课中使用电子课件不仅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而且在社会与时间成本上达到了优化,耗时短,见效快,学生轻松愉快就能学会更多的知识,尤其是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增强注意,加深记忆,丰富想象,活跃思维。然而教师在使用课件引导学生信步知识殿堂,遨游知识海洋中,教师应牢记思政教学的目的与意义,牢记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应注意,手段与方法最终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好的课件确实使学生收获无穷。

参考文献:

[1]曾长秋,高校“两课”网络教学体系的构建[J]. 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6期.

[2] 凌惠,黄伟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公开课建设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2期.

推荐访问:政治课 课件 思想 科学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