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理财教育的实践措施

时间:2023-06-20 17:12:02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理财教育是指根据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由幼儿园主导,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所进行的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促使幼儿掌握基础性的理财知识,形成初步的理财能力和良好的理财习惯的影响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幼儿个性能力的全面发展。

幼儿理财教育理的不仅仅是金钱,它还教会幼儿理人格、理人生、理智慧,在理财教育中,感恩、诚信、责任、勤俭、自信、自强是人格培养的目标。结合本园实际,笔者认为,对幼儿进行理财教育可以从幼儿园理财教育游戏、家庭理财教育、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一、在幼儿园游戏中开展理财教育活动

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理财知识。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导,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让幼儿认识金钱的作用,建立一定的价值观。

在幼儿园中,对大班年龄的幼儿进行理财教育,教师首先找出不同年份我国发行的钱币,和幼儿共同观察这些钱币,随后一起布置了主题墙“钱币展览”。幼儿对中国的钱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钱币,不管是什么年代发行的,都有着不变的标志——国徽。从钱币的其他图案上,让幼儿了解伟人、少数民族、名胜古迹等。当幼儿对钱币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在幼儿园里创设“旭日银行、酒家、医院、警察局、美发屋”等角色游戏区域环境,把大社会搬进幼儿园。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了人民币的换算能力,掌握粗浅的理财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价值观。

二、在家庭中开展理财教育活动

家庭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道染缸,它色彩的浓淡对一个人将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极为重要。

1.培养节俭的美德。言教不如身教,生活中幼儿随时在观察家长的言行,模仿大人的言行。家长首先要尊重劳动,勤俭节约,不随意浪费,不乱花钱,幼儿才会对来之不易的财富和物质心存敬意。理财也需要给幼儿机会实践。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记账,慢慢培养幼儿记账的良好习惯。

2.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家长需要告诉幼儿钱是通过辛勤劳动换来的,让幼儿知道“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使幼儿对劳动产生尊重和崇尚的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习惯,在家里实行“有偿劳动”,这样做不失为一个鼓励劳动的方法,但是切忌做过头。家长可以适当使用金钱鼓励的办法,但更要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幼儿参加家务劳动,首先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同时体会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进而了解家长赚钱的不易,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3.学习储蓄。幼儿拿到零花钱之后,家长就应该帮助幼儿建立储蓄的习惯。幼儿三岁时,家长便可以用家里的钱和他们玩储蓄游戏,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积蓄存到家中的“银行”,用幼儿的名义开一个账户,让他们有自己的“存折”,并妥善保管。幼儿到了五六岁,就应该教他们懂得为一个短期目标而存钱的做法。另外,家长应让幼儿明白“银行”不仅是取钱的场所,也是存钱生息的地方,把钱存到银行里,安全地存放起来,并使之有所增加,这样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三、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理财教育活动

幼儿可以从社会实践活动中看到有趣的景物,遇见各式各样的人物,学到许多知识。买卖的过程是对幼儿进行财商教育的最佳机会,帮助幼儿建立合理消费和选择消费的观念。如我们利用“六一义卖”活動进行了多次的售卖游戏,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懂得了一定的商品知识和购物知识,知道如何挑选、购买、算账、付款、找零。老师会将幼儿的玩具当成待售商品,一一估价、标价、展示。在买卖游戏中,幼儿对钱币的运用更加熟练了。活动结束后,教师会和幼儿一起商议用“六一义卖”的所得款购买物品,对社区困难户、孤寡老人开展爱心慰问活动,让幼儿将劳动所得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也让幼儿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幼儿园还组织幼儿开展“进超市购物”实践活动,尝试让幼儿事先参与制定购物计划,避免幼儿进了超市看到什么都想要,预算花费多少钱,到买哪些物品最有意义。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看标签、列清单、用记账本的好习惯,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消费和选择消费的观念。

在幼儿园的各种理财教育活动中,幼儿的种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幼儿能更好地合作、协商、独立思考、互相协作、解决问题等,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得比原来更能干、懂事了。

理财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活动,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需要家庭、社区及相关机构提供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责任编辑 钱昭君

推荐访问:幼儿 实践 措施 理财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