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同伴情感教育一览

时间:2023-06-11 09:18:03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V
^JWޯiwۏ8�B�eb学习。现在他们把这个模式延伸到了学校,在小学的一、二年级间也使用这个模式。

一、二年级混合班里有22个或是24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对应伙伴,二年级的伙伴有义务帮助一年级的伙伴。一对伙伴坐在一起,二年级的告诉一年级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怎么做。老师讲课时,拿出不同颜色的卡片,不同颜色的卡片要不同年级的孩子回答。当然,做作业时不同年级的孩子有不同的作业,一年级的孩子很关注二年级的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而二年级的孩子们也很注意自己的榜样形象。班级里上课时安安静静,下课时和谐玩耍,谁也不会欺负谁,谁也不敢欺负谁,因为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伙伴。

法国:小学起开设“学习共处”课

法国从小学起正式设置“学习共处”的道德教育课,要求儿童从其同伴那里认识其行为,认识到集体生活的约束是他们自由的保障,惩罚不是成人的裁决而是规则的实施。他们要学习拒绝暴力、把握冲突、讨论遇到的问题。

法国实施教育世俗化的原则,国家不允许在公立学校内进行宗教教育。发展公民能力与学会共处是法国公民教育的重点。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公民教育”课还为时尚早,只是在语文课中渗透一些基本概念:适应集体的规则、与同伴和成人对话、倾听他人讲话、合作。

“公民教育”课自小学三年级正式设置。其基本目标是使每个学生在个性特点和独立性逐渐形成过程中更好地融人班级与学校生活。公民教育课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意识到个人自由、社会生活的约束和价值分享的相互关系。

芬兰:更多学习来自同伴交往

芬兰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孩子在课外,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学到更多。因此,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娱乐俱乐部。据调查,大约2/3的10至14岁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青年运动协会。

此外,芬兰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并不大。芬兰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便是高中生也很少参加课外补习。芬兰教育者认为,重复的、智力上没有挑战的作业并不能带来学业上的进步。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通常分成两类:一类是同伴接纳,是在群体水平上探讨儿童被群体成员接纳的程度,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另一类是友谊关系,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儿童的友谊,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两者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编辑/万升洋

推荐访问:世界各国 同伴 情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