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3-05-29 18:24:02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的变化直接相联系.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新教材内容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化学教科书中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是当今化学新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特点.新教材将环境教育作为教材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始自终贯穿与每个章节,并采用文字、图片、问题等多种形式,呈现和传递环境教育信息,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在化学知识体系中融合环境教育内容,这些内容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化学学科内容编排体系为主线,采用融合渗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化学知识了解相关环境的基本知识、技能,又通过环境问题的学习和解决,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化学与环境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②插图中蕴涵环境教育信息,文中插图丰富,寓意深刻.如:体现污染现象和处理过程的、展示环保产品的、示范环保行为的、识别环保标志的等.彩图巧妙安排在适当的行文之间,自行展开丰富的联系和想象,切实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人类在改善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养成热爱大自然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环保意识,并树立为人类美好明天而发奋读书的远大志向.③习题中渗透环境教育知识,新教材的习题编排涉及了许多关于环境方面的问题,以相关环境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讨论、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实践研究等活动,了解环境知识,增强环境道德情感.这些习题分布与“讨论”、“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活动与探究”、“习题”等栏目中,通过栏目的内容指示和行为指向,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行环境教育.

二、中考命题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要求,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因此中考命题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和亲身的感受中学习,再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分析、理解和解决生产、生活、科技、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是一大主题.近两年的中考命题中涉及到环境问题的考题有:香烟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测定;氯气和硫化氢气体的泄漏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浓酸与浓碱泄漏和处理方法;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与防治措施;由于水源污染而引发的赤潮、水华现象的危害及如何治理水体污染、实施海水淡化、硬水软化、从自身做起怎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土壤酸化的处理方法;废塑料产生的白色污染、废电池引起的水源与土壤的污染、汽车尾气产生的空气污染、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方法等.这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命题策略,关注学生经验,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落点低,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这种命题导向,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环境教育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加强环境教育,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空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水、氮的氧化物、化石燃料的利用、铁的冶炼、金属的防护和回收、煤、石油、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化学能源、化学材料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例如:在空气污染的学习中,让学生亲自测定实验室空气中酸性气体体积百分含量,测定学生宿舍、教室、操场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百分含量,利用多媒体观看沙尘暴、酸雨、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测定内容和标准,模拟酸雨观察二氧化硫气体对植物生长的危害,模拟温室效应观察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时温度升高变化情况等;在自然界中的水的学习中,带领学生参观本市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措施,当地雨水、河水酸碱性的测定,自制净水装置净化污水;在化学材料的学习中让学生收集家中各种不同材料的物品,带进课堂相互交流,讨论材料的质地、性能及废品的分类回收再利用;增加兴趣实验:如何鉴别无水酒精、自来水和纯净水、真假黄金、劣质奶粉、葡萄糖和淀粉、有毒塑料、蚕丝、棉纱与尼龙等.补充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实例,既体现常识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又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

2.结合化学实验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中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过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注意到化学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结合,而没有注意环保知识的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与环保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重视环境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形成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规范实验操作,用最少量药品,获最佳效果:学生在药品的取用、固体的称量、液体的量取和滴加等基本实验操作时做到动作准确、操作规范,可减少药品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中学生一般凭兴趣做实验,不明白为什么要严格控制试剂用量,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一些有害气体、重金属离子、浓酸、浓碱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学生意识到节约试剂用量,可净化环境.②挑战传统实验装置,推广微型化实验:有些传统实验试剂用量大,不仅浪费,而且污染严重,若改用微型实验,对毒性大、药品贵、耗量大、易燃、易爆、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的化学实验尤为必要,它能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操作简单、对环境污染少.因此尽量使用点滴板、井穴做实验;提倡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仪器,如:饮料瓶可作试剂瓶、集气瓶锥形瓶;输液管可作导气管、多用滴管;眼药水瓶可作胶头滴管、有孔塑料袋;玻璃墨水瓶可作酒精灯;注射器可作气体取样器、量筒;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制仪器,自行实验,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又节约了资源,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③正确回收处理实验废弃物,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在化学实验中,不仅要少用药品减少废弃物,同时对其废弃物也要妥善处理,决不能随意倾倒,造成环境污染,有的还可以变废为宝.如: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应燃烧、二氧化硫应用碱溶液吸收;磷的燃烧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可回收二氧化锰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最终残余物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或施用于花、木、草、树系良好的化肥;废金属应回收再利用;酸碱类废弃液要中和后统一处理;重金属离子应转化为沉淀再集中填埋;破损仪器和设备应尽可能修复再利用或集中处理等.这些良好实验行为习惯的形成,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各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同样,环境科学与化学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产生了环境化学.因此,化学与环保知识,尤其与化学实验教学联系更密切,在化学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是十分可行的.它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化学知识,了解环保知识,使之相互渗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推荐访问:有效途径 环境 初中化学 教育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