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要渗透思维创新教育

时间:2023-05-10 11:30:08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创新活动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作文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从审题立意、材料的选择运用、体裁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以及语言的个性鲜明、丰富多彩方面进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思维,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 思维创新 提高质量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中学语文教学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就是作文教学。

一、多角度立意。

审题立意是写作的第一环节,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立意创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很形象的说明这种方法的奇特作用。

在命题作文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立意,例如以《雪》为题:从雪的颜色可以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从雪的作用可以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从雪的覆盖大地可以批评雪的虚伪懦弱,即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的污秽;或者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又如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为题写一篇文章,主题可以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一种对科学、真理执著追求永不妥协的精神的体现。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主题:有人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作为挡箭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建议。

在材料作文中更需要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比如在指导学生根据“马路上的私家车、摩托车、助动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可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可以反映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快;可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也可以反映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从而提出要加强交通管理;还可以反映小汽车、摩托车、助动车尾气排放增加,污染城市环境。又比如根据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写作,可以从结果入手,谈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而贻笑天下;可以从原因入手,谈齐宣王搞“大锅饭”,未建立严格的人才考核制度。选择立意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修养、理想与前途、学习经验、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等;也可以从社会生活和材料中发现人所未见的本质和规律。

二、多方面选材。

选择材料的创新即选择新颖的,别人不注意的,或不了解的材料,且具有典型性,能准确地为主题服务。比如以“变化”为题,以反映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中心,让学生选择耳闻目睹的事例进行作文。学生可以从大的方面写: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农村的变化、城市的变化等;也可以从较小的方面写:我家的变化、邻居家的变化、外婆家的变化等;还可以从某一方面写:路的变化(泥路——石子路——水泥路——高速公路);房子的变化(草棚——瓦房——楼房);夏天降温工具的变化(扇子——电风扇——空调)等等。这种训练可以取得提高作文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同步的效果。

选材的创新,要着眼于材料的“新”。“新”即体现它的价值,要注意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如日本发生大地震,美国进攻利比亚,中东政局动荡,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为此必须树立强烈的信息观念,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实用的新信息,要注意无人涉足的“短缺”材料。如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各种灾害事件时,有的媒体提到了“当自然界某一生物大量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产生大的瘟疫以减少它的数量,人类能否逃脱这种自然法则?”这样的材料。再比如国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我们如果应对得当,措施有力,战胜灾情,就可以使坏事变成好事,增强我们控制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相反,选择材料一定要避开“熟”,避开大家已感到落了俗套的题材内容。

材料的创新是一篇好文章的鲜明特点,但并非任何新材料都能写出好文章,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既要抓新材料,又要重视深入挖掘材料所具有的价值,使自己的思维发散,使下笔的文章既避免了俗套,又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周围新的人,新的事,新的物随处可见。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不是缺少新颖的材料,而是缺少发现。最佳材料的选用,需要独具慧眼,匠心独运。

三、体裁和写作方法的多样化。

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文。比如以“菊花”为题材的作文可以写成说明文,介绍菊花种类、特点、生长过程;可以写成一般记叙文,描写菊花的色、形、味、赞美菊花的美;可以写成观察日记,记录菊花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也可以写成游记,记下观赏菊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还可以写成以物喻人的散文,赞美像菊花那样不畏寒霜具有顽强品格的人们。由于文体不同,作文多姿多彩,富有新意。

写作方法是指一篇文章主要运用的表现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倒叙、插叙,也可以用补叙、追叙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归谬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类比说明、图表说明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也可以自创新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节外生枝法:在写作过程中,有意地加入一些读者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从而改变读者对文章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猜想。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四、语言要个性化。

语言表达的创新要力求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大凡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都是认真下过一番语言锤炼的苦功,都力求语言的创新,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语言魅力。教师指导学生语言创新先要学习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反复吟诵,仔细品味,以语言大师的代表作品为养料滋润自己。同时还要向生活学习。生活中常有许多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通俗语言。多学习日常用语并借鉴使用,常常能收到奇效。

语言创新的前提是语言要准确,要遵守语言的逻辑规律,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内容。要创新必须使语言鲜明、生动。“鲜明”就是要使文章的语言感情色彩褒贬分明,不能含糊其辞,要充分发挥它的表达效果。“生动”就是指语言的艺术性,这表现在语言运用中要具有最大限度的生动性和活泼性。生动的语言能够真实而恰当地再现说话人的语气、声调、感情、神态;能够注意句式的选用和变化;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和表现方法,使语言自然和谐,富有创造性。如《湘西的水》中“那里的水都是山裁剪的涓流,水依山脉而绕,山脉多变,水也曲折;山皆石而少土,水也清澈透底;因为水清,更因为水曲,所以水势舒缓如镜,这样溪水就有足够的耐心将两岸的景致,一纹不折地很工笔地摄入涧底,漂在水中,非常自然主义的铺陈;深秋就是一卷铺到天涯的画不尽的油画;稍有风起,就有些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倘若暴雨骤至,那就是一川烟雾泼墨的效果图了。”其语言独特之处就在于灵活自由的词语搭配方式及修辞手法的自然和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言的创新需要大量的积累,只有做到“厚积”才能独特地“薄发”。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生动自如地表情达意,写出自己的“活语言”。

优化作文过程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运用各种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作文的创新需要思维的创新,而思维的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发散,个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产生优秀的佳作新人。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断地创新,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中学。

推荐访问:渗透 作文教学 思维 创新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