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与母语文化传承

时间:2023-04-27 18:48:02 教育整顿 来源:网友投稿

在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及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等领域,民族语言文字具有显著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少数民族学生智力,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根本出路在于双语教育。语言能力分为口语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人的母语交际能力在10岁左右时完成,但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形成要到16-17岁时才完全定型。重视少数民族儿童的母语受教育权益,其基本理念即出自语言能力有两个层次的区别。在民族地区,要充分保障少年儿童的母语受教育权益,就必须拥有适合当地社会环境的双语教育模式。

要大量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双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以及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情况复杂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民汉双语教育的认识还存在种种误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不少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不理解,甚至以为推广民族语言文字无用,会贻误民族地区的儿童学习汉语汉文,甚至会拖累经济文化建设。

社会上形成这种误解,跟民族语文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人力及资金投入不足、应用领域狭小等因素相关。其实,民族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其社会功能是不可取代的。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及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等领域,民族语言文字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双语教育

民族地区需要双语并举并用的语言文字和谐状态。要让少数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不通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寸步难行;要让少数民族在社会变革之中保持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没有民族语言和文字,文化传承的纽带也会断裂。

通过双语教育培养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在民族地区,仅有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还不够。任何时候,民族地区都需要民汉兼通的双语人才。现代化的双语教育能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的、长期扎根本地工作的人才,这是双语教育最主要的目的。

通过双语教育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语言和经典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假如没有精通民族语言文字的双语人才将它们继承并翻译出来,这些珍贵的知识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保护濒危语言和弱势语言,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的文化知识财富。要传承民族语言文化,就要培养本民族的双语人才。

通过双语教育促进民族平等与社会和谐。语言平等和谐是社会平等和谐的润滑剂。在多语言的地区,假如日常生活中做不到语言平等和谐,处在弱势地位的人群就不可能跟其他群体同心同德,一起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可以说,语言文字平等,在政治领域里绝非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这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大事。

许多国家都在多元文化保护方面对主流语言之外的少数民族语言给予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振兴这些珍贵的语言文化,使它们得到赓续,从国家层面上在法律、政策、行政、教育、翻译和影视广播等领域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帮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就特别显著,给全世界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根据教学目的划分出的几种双语教育模式

从非主流社会用语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模式大致有三类:第一种是母语文化保持型,第二种是双语并重型,第三种是母语过渡型。这是从教学目的来分类,每个大类下边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类。

母语文化保持型。在小学基础阶段,学生以学习母语为主要课业,教师用学生的母语来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接受能力增强、知识增多,再逐步学习主流社会的通用语。这种类型也有许多不同的课程安排方式。一些地方按“三七开”的课时比例安排课程:70%的课时是传统文化知识,使用学生的母语授课;数学、科学等现代科技知识课程则使用主流社会通用语来授课,课时比例占30%。一些地方在小学一二年级全部用母语授课,三四年级时逐步引进主流通用语授课,以后再逐年增加通用语的课时。这类学校对学生的母语水平要求很高。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的同行告知筆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主要采用这种教育模式,高中毕业时学生的母语能力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水平,才能参加全国大考。据考察,加拿大的印第安、因纽特等原住民的不少小学也采用这种类型的双语教育模式。那里的小学生在低年级以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为主要任务,三年级时才加入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这类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往往有精深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

双语并重型。是指学生母语和社会主流通用语并行教育,两者兼顾,并行不悖,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双语兼通的人才。加拿大的多数双语学校就采取这种教育模式。英语和法语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但人们普遍接受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其原因在于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加拿大政府要求母语不是英语和法语的人除了学习这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外,最好掌握本民族语言。包括英—法、英—阿、英—俄、英—西、英—汉、英—日、英—韩等,双语教育涉及的语言有38种之多。加拿大视各种语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若具有双语能力的人才多,则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处于有利地位。同为双语并重型,各学校的课时比重安排、第二语言教学的引入时间也不完全一致。这一类型学校的学生既精通母语,又能掌握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特别强。

母语过渡型。即最初的基础教育阶段适当采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启蒙,之后逐步加大社会主流通用语的教学比重,最后向单纯的目的语学习转换,完全放弃学习母语,以掌握目的语为最终目标。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多属这种类型。采取这类模式的学校,儿童入学之初一般不会主流的通用语,他们只能依靠日积月累,通过学校教育慢慢熟悉陌生的知识,进而逐步掌握通用语。自身的母语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通过母语知识的对应去理解全新的知识。这类学生有自己的母语文化背景,掌握通用语后,也是双语人。但他们中只有那些语言能力特别强的人可以做到两种语文并举并用,多数人最终放弃自己的母语,只用通用语言文字。这些人以融入主流社会的文化生活为目标,所以国际上也有一些学者称这一类型为“母语放弃型”的双语教育。

当然,这是大致的划分。在国外,比如在澳大利亚和缅甸等国,侨居异国的华人为了不让子孙忘记根本,也开办华文学校,以夜校或周末班的形式开展华文教育,教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中国书法或国画技能。在政府公立学校里,华人学生跟当地居民一样学习官方规定的各种功课,放学或放假后,到华文学校里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知识。这也是一种双语教育,从教育目的看属双语并重型,但跟一所学校教两三门语言文字的双语并重型在教学和管理方面都不相同。

双语教育的功能:培养人才、开发智能、传承文化

民汉双语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培养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人才。处于弱势语言环境中的少数民族,人才成长非常不易。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很缺乏,优秀的少数民族行政管理干部也不多。究其原因,少数民族儿童的母语与学校教学用语不一样,他们的思维工具和表达机制需要转换。人类可以学习和使用多种语言,但思维机制的控制中心只有一套。这种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转换,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知识积累。如果少数民族儿童在适龄时段得不到母语教育,而直接使用第二语言来接受知识,无论怎么努力,其效果总比以母语来接受知识的同龄同学差。这种差距绝对不是三五年的时间就能够弥补的。根据我们观察,壮族地区的学生,普遍要到初中毕业时才能完成这种思维和表达机制的转换,他们的汉语文章和汉语口头表达才会逐渐消除语病。

二是用母语教学来开发少数民族儿童的智能。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语言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口语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根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专家的研究结果,儿童的母语交际能力在10岁前后基本成形。儿童10岁时已经能够完全理解他人的日常交谈内容,各种句型、一般关联词都能自如运用,但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的形成要到16-17岁时才完全定型。

因此,在儿童母语交际能力尚未完全成型时就中断母语交际训练,而转用第二语言来学习各方面知识,其难度与效果是可以想象的。不少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常常抱怨少数民族儿童的基础知识欠缺、汉语表达能力差,其实这是语言使用上的不平等造成的。让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儿童跟以母语为学习工具的儿童作比较,他们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无论如何都是没有可比性的。

国际学术界重视保护儿童通过母语接受教育的权益,强调启蒙教育阶段用母语来开发儿童智能,训练母语思维判断能力,其基本理念即出自语言能力有两个层次的区别。会说另一种语言,并不等于就能自由驾驭该种语言来进行深层次的思维与判断分析,更不等同于能用该种语言来顺畅地吸收知识和表达复杂的思维结果。

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保障少年儿童的母语受教育权益,就必须拥有适合当地社会环境的双语教育模式。没有有效的双语教育手段和模式来培养少数民族儿童,就很难普遍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根本出路在于双语教育。

三是传承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传承各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繁榮,这是人类美好的理想。要实现这个目的,前提是少数民族语言能够存在并正常发展。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缺少书面文献的民族,其历史文化知识大多存留在语言之中。语言能够传承,文化才能赓续。要保持民族文化精华的传承,首先要保持语言的繁荣和发展。学校教育是语言文字传承最有效的途径,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传承自己语言文字的必由之路。

民族文化精华还存在于各种技艺之中。比如壮锦和云锦、湘锦、蜀锦并称四大名锦,壮锦目前依旧有人在纺织,但技术水平普遍下降,其中最精华的堆绣手法甚至接近灭绝,只有一些80多岁的老人还知道这种技能。随着热兵器的兴起,壮拳、壮族强身健体的军事技能也濒临灭绝。现代医药科学发达,民间的壮医和壮药也遭遇冷落,许多常见而且有效的医疗保健手段也日渐衰微。伴随高科技手段的娱乐活动进入壮乡,如电影、电视、光碟、录音笔、手机等,依歌择偶的歌圩也失去了昔日的盛况和相应的文化功能,那些悠扬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也被年轻人遗忘。与此同时,古壮字也不再受到年轻人的重视。

要调查、挖掘、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离开了民族语言文字是无法实现的。有了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人,民族文化才能世代延续。双语教育的功能就体现在这些特殊的文化领域里。

破解双语教育困局的关键点

社会舆论工具要大力宣传双语教育的功能和意义,宣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国家文化宝库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宣传民族语言文字在和谐社会生活中维系民众感情的纽带作用,让公众知道民族语言文字是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各种民族传统技艺和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展示给社会大众。当社会公众都明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特殊意义与价值时,也许双语教育的阻力就不会太大了。

教育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应该大力宣传双语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让勤勤恳恳在第一线奋斗的双语教育工作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荣誉。此外,教育管理部门应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的双语实验学校作为样板,在师资培养、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日常管理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范例,供同行观摩学习,拿出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显示双语教育的效果。一旦有成功的双语教育范例作为榜样,人们自然就会相信双语教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要让少数民族保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要让他们从社会进步中获益,关键是帮助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能力参与经济发展,创造财富。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拥有足够的人才。而要把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好做强,各地都需要适宜的双语人才培养模式。

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双语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青少年有母语能力,一个民族的语言才有活力。若青少年换用语言交际工具,该民族的语言就会濒临消失。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普遍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应用条件不充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大力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流失将会更加迅速。

各级政府应该从行政角度考虑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和应用范围。比如,划拨一定数额的经费来扶植民族电影电视节目制作,用民族语言表演文艺节目,在电视、广播等传媒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在职称评聘、就业入职和干部提拔任用等方面把双语技能当作一项工作能力来考核,让双语兼通的干部得到相应的实惠。特别是在高考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领域里使用民族语文,让少数民族考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母语的好处,人们才不会忽视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价值。

在澳大利亚,母语非英语的考生参加高中毕业考试,所用的英文试卷是另外命题的,其难度与母语为英语的考生所用的试卷差异相当大。非英语背景的考生要加试自己母语的语文试卷,然后再把这些分数计算进考试的总成绩里。假如我们在高考等考试里不是仅仅给予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降低分数线录取等优惠,而是通过加试民族语文来促使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的社会地位肯定就能迅速提升。也许我们不必对全体少数民族考生加试民族语文,但我们可以考虑在民族地区的师范类、民族文化类等相关专业加试民族语文,或用民族语文置换外语,让民族语文学习者任选其一来考试。通过民族语言文字考试而获得就业机会,通过政策显示民族语文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人们自然就不再纠结“民族语文是否有用”这一问题。

归根结底,破解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的困难局面,要解决“通、懂、用”三个关键环节。“通”是思想认识要通,入学渠道要通,就业门路也要通。“懂”是行政主管领导要懂民族语文的重要作用,民族语文从业人员要懂业务,公众要懂语言文字平等的社会意义。“用”是要在社会上形成民族语文使用的氛围,要拓展民族语文的应用领域。只有政府相关部门使用民族语文,社会精英力量使用民族语文,双语教育才能收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只有重视双语人才的培养,切实解决双语人才的出路和使用问题,双语教育的前景才能明朗。否则,在利益的驱动下,有能力的人会努力向民族地区之外流动,而急需人才的民族地区会因人才短缺而长期发展滞后。在资金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可以考虑从师资培养的角度切入,在高考招生时加试民族语文,定岗定向培养双语师资,给有志于民族教育事业的考生相应的学费和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然后到民族地区工作若干年后方可流动。

当务之急是,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应该重点考虑怎样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双语师资和紧缺专业的高端人才。目前国家很重视民族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族语言文字问题也非常关注。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以双语师资培养为契机,打造各行各业兼通民族语言文字的干部队伍,這对民族地区的长期稳定发展都很有必要,意义重大。培养民族地区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双语教育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广西民汉双语师资培养机制研究”(2015ZMJ008)的系列成果之一。

推荐访问:母语 双语 传承 文化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