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

时间:2022-11-03 08:24:02 工作要点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该文介绍了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主要包括:做好产前准备、选放优质苗种,实施综合管理等。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鳅;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 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1-117-02

泥鳅(Misgurnus lacepede)是一类分布广、适应性强、食性杂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国内外市场需求颇大。随着国内对其生物特学、生态习性、人工繁育、商品养成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深入,泥鳅已成为当前淡水养殖最热门的品种之一,各类水域的人工养殖皆呈快速发展态势,尤以池塘养殖为最。笔者自2012年以来对当地泓润泥鳅养殖家庭农场、丰鳅家庭农场等泥鳅养殖状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并于2014年在丰鳅家庭农场的2口池塘(024hm2/口)进行了高产技术生产性试验,平均产量464kg/667m2、产值超过2万元。总结实施过程及相关管理,认为实现泥鳅池塘养殖高产高效的技术关键在于抓好下列生产环节。

1 做好产前准备,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必要条件

池塘是养殖泥鳅的生活场所,同时兼作天然饵料的生产场所和有机物质的分解场所,其条件的优劣势必影响泥鳅养殖的成败。因此,要想养好泥鳅,必先备好池塘。只有池塘的相关条件满足泥鳅的生态需求,才能确保泥鳅安全舒适、健康快长,为实现养殖高产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1.1 池塘改造 (1)基本要求。根据泥鳅的生活习性及生态需求,养殖池塘的水面以0.2~0.33hm2/口为宜;池塘深度1.5m左右(最高水位应不小于1.2m);池底力求平坦;附近应有优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每口池塘需配设0.75kJ的水车式增氧机1台,以供养殖过程调节水质(做水)之用。(2)设置围栏。为防泥鳅逃逸及陆生敌害入侵,池塘四周应围建高度不低于50cm的筛绢布栏或其它材质的防逃墙;并在进、排水口分别设置过滤网袋和防逃装置。(3)架设天网。为防飞鸟侵害,池塘水面上方应整体覆盖网目3cm左右的网片(俗称天网),高度以不低于1.8m为宜,以方便日常管理。

1.2 清塘消毒 在放养前15d左右,刨除池底结斑状的表泥层,而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按常规剂量进行池塘彻底消毒。

1.3 池水培育 于放养前7d左右,由水源向池内注水。为防敌害生物混入,进水需经120目的筛绢网袋过滤,池水深度达50~60cm即可。而后,即用50~80mg/kg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池水消毒,期间应开启增氧机,并任其持续运转。并于次日,按50~100kg/667m2的用量施放经腐熟发酵的鹌鹑粪、鸡粪等有机粪肥,进行水质培育,以繁育小型枝角类等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俗称“红虫”)。通常,可以“红虫”大量出现作为泥鳅苗种放养的最适时机。

2 选放优质苗种,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基本前提

泥鳅苗种的质量优劣,不仅会影响其养殖存活率,而且会影响泥鳅生长及群体产量。因此,选择种源好、体质好、规格好的苗种,并进行合理放养,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基本前提,必须加以重视。

2.1 优质种源 目前,泥鳅养殖所用的苗种大多采集于天然水域。据相关研究,泥鳅的遗传性状不甚稳定,在自然繁殖中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化现象,往往会导致种源混杂而影响子代的生长性能。因此,在进行人工养殖时,最好选用由优质亲本(个体50g以上、体色一致、体态丰满而体型修长)经人工繁育的苗种。如果,非用天然苗种不可,则必须注意其外观特征,尤其要关注体色和体型;同时,还应了解其产地。通常,来自相近地域的天然苗种更容易适应养殖环境。

2.2 适宜规格 放养规格适宜与否,一方面会影响泥鳅的存活率和生长率,而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泥鳅的养殖周期及其生产效益。为此,对于专事泥鳅养成的企业或个人而言,宜实施1a的养殖周期,供放养的泥鳅苗种规格宜,选择400尾/kg之内个体。如果放养泥鳅规格过小,不仅其生活能力嫩弱,易遭敌害侵袭,存活率不高,而且当年也很难养成上市,势必将延长养殖周期,并会增加养殖风险及成本支出。

2.3 合理密度 生产性试验表明,放养密度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泥鳅的个体生长及群体产量,而且还会影响池塘水质管理及鳅体存活。因此,在确定泥鳅放养密度时,应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因塘制宜、因人制宜”等因素,以“适度、合理”为原则,在放养规格和计划667m2产既定的前提下,放养密度既不可过高,也不宜太低;密度过高会影响生长性能、增大管理难度;而密度太低则会影响养殖产量、造成水体浪费。以预期产5 000kg/667m2为例,根据池塘条件及管理能力,每667m2水体可放养上述规格的泥鳅苗种4~6万尾。

3 实施综合管理,是确保泥鳅养殖高产的根本保证

良好的池塘条件和优质的苗种放养,为泥鳅养殖高产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实际高产的获得还有赖于养殖过程的综合管理。换言之,光有好的前提条件,没有好的过程管理,也难以获得好的实际成果。因此,在理想的养殖条件下,必须配以综合的饲养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高产的最终实现。就泥鳅池塘养殖而言,除了水产养殖共通的常态化日常管理外,重点应做好防虫害、控水质、管投饲等个性化管理。

3.1 防虫管理 泥鳅体表鳞片细小,防御外来侵袭的能力较弱,分泌粘液是其应对外来刺激(包括虫害)的主要防御机制;而随着大量粘液的分泌,其综合防御能力会逐渐下降,相关病害也会随之出现,尤其在养殖初期,极易遭遇害虫的侵袭或因此夭亡或感染发病。因此,在泥鳅养殖过程中重视虫害防治,既是提高泥鳅养殖成活率的必要措施,也是确保其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从实践观察看,养殖水体容易大量繁殖并对泥鳅危害较大的害虫主要包括龙虱及其幼虫(水蜈蚣)、蜻蜓幼虫等。据此,防控重点就在于针对这些常见害虫,关键措施则是设法切断其产卵途径。在池塘清整时,根据这些害虫的繁殖习性,要特别注意彻底清除池边浅水处的杂草杂物,以不给其留有所需的产卵基质;在养殖过程中,利用它们的趋光性,在池塘一角设置灯具诱集,并用煤油触杀;虫害严重时,可用低剂量的敌百虫(0.25mg/kg)沿池边泼洒除之,用药时应配合水体增氧措施,以提高杀虫效果而降低对泥鳅的危害。

3.2 水质管理 泥鳅养殖池塘的水质管理应遵循“整体、统筹”的理念,关键在于设法构建“水相、藻相、气相、菌相”综合平衡的养殖生态系统。因此,泥鳅养殖水环境的管理忌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一手段,而应重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组合措施。除了配合投饲管理外,泥鳅养殖池塘水环境的管理重点应聚焦下列环节并力求联动实施:(1)充分发挥增氧机的搅水及曝气功能:坚持晴天午后开机2h,以实现生物造氧与机械输氧的有机统一,增加全池溶氧,改善底质环境,加快物质循环。(2)及时适量更换新水,并追施氨基酸等生物肥料:在主要生长季节坚持隔天换水10~20cm,配合生物肥料使用,以维持养殖水体藻类密度的适宜性及藻类品种的多样性(“肥、活、嫩、爽”),避免水质老化、“水华”形成及其可能引发的“倒藻”隐患。对于因错失调控时机,已因蓝绿藻极度爆发而出现“水华”的水体,必须多管齐下,在下风处用浮游生物网捞除,在藻类密集处用0.7mg/kg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局部泼杀,同时配合换水和增氧措施,并要切忌用药物全池泼洒除藻,以免因藻类骤死、耗氧激增、毒素产生、泥鳅窒息而导致整个养殖系统崩溃。(3)适时适量泼施微生物制剂:实践表明,定期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露等微生物制剂,有利于分解、吸收、消除水体内的有害残留物质,调节藻相平衡,控制有害菌藻。因此,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池塘水质及底质演变规律,适时选用“改水型”或“改底型”微生物制剂,养殖前期可每15d左右使用1次,中后期可增至每7~10d使用1次;其中,在夏秋高温季节,由于水温高、藻类交替繁衍、水色水质多变、易肥易浓,在增加微生物制剂使用次数的同时,还应配合经常性的新水添加。同时,应特别注意微生物制剂应选择晴天使用,并应在泼施时配合所有的增氧措施。

3.3 投饲管理 饲料是确保养殖泥鳅生长的物质基础,其不仅关乎养殖成效,而且也会影响水质管理。因此,投饲管理与水质管理既同等重要,又彼此矛盾,对立又统一,是养殖过程中需要始终加以调和的一对矛盾综合体。为有效化解矛盾、促成和谐,投饲管理需要兼顾水质管理,而水质管理旨在促进投饲管理。(1)选用优质专用饲料,并实施合理投喂。优质饲料营养全面、利用率高、废弃物少。选用此类饲料,既有利于泥鳅生长,也有利于水质管理。而采取定时定量、少量多餐(5餐→3餐)的投喂模式,并将日投喂量视水温控制在池鳅总体重的3%~5%左右(以投喂后1.5h之内摄完为度),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浪费、避免水质污染,而且可以确保泥鳅健康、预防疾病发生。(2)适量水培植物,并辅以灯光诱虫。泥鳅喜食植物根须、微生物、小动物等小型水生生物。因此,为更好地平衡泥鳅营养,弥补人工饲料的营养缺陷,在养殖过程中可在池内选用不超过1/3的水面以水培空心菜、生菜等绿色植物。此举不仅有利于净化水质,而且可为泥鳅提供稀有微量元素,在促进泥鳅生长的同时,还兼具防病作用。而夜间采用灯光诱虫,可为养殖中后期的泥鳅提供高蛋白的动物性饵料,在丰富泥鳅营养的同时,可明显减少外源饲料进入系统。(3)定期拌喂微生物制剂。在泥鳅养殖中,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或将其拌入饲料投喂,不仅有利于培水、净化水质,而且还有利于调节泥鳅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壮大有益微生物菌群,从而达到促进生长和防治疾病的目的。通常,可每10d左右用200~300倍的复合微生物制剂稀释液喷洒待用饲料,稍加拌和后即可投喂。 (责编:徐焕斗)

推荐访问:泥鳅 池塘 高产 养殖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