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教学中奖励的意义

时间:2023-05-31 17:5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作者运用教育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探讨了教学中奖励的意义。认为奖励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常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探讨奖励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奖励这种手段。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奖励 意义

一、引言

教学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而奖励就是让这希望之火在学生心中越燃越亮。奖励作为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指奖励学生物质用品或者奖学金,精神奖励指口头表扬或者颁发奖状。在教学中,奖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奖励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奖励对学生在教学中的意义为多数教育者所认同的,教育者也做了较多的研究,但研究多数集中在如何奖励或奖励的方法和措施上,对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奖励的意义缺乏研究。

尽管有教育专家认为,外部的奖励会使学生过多关注奖励的结果,而忽略任务本身,但奖励的弊端来源于教学中对奖励的运用的场合、方式、方法欠得当,而不是奖励本身存在问题。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各种需要不仅有层次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其中,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划分为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也称作缺失性需要。把自我实现的需要划分为成长性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引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应该经常和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其学习动机及缺失性需要。在发现学生的某种需要缺失后,要及时弥补,在教学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便是奖励,因为奖励能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缺失性需要。此外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实现。因此教学中奖励的存在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奖励能满足生理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他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的目标,这种目标就来源于我们的需要,只有满足较低级的需要,人才有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中,最低层次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便是生理的需要。所谓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每个人最先产生的都是生理的需要。学生作为学校的个体,当然也不例外,如果他们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每天缺衣保暖、吃不饱饭,学习动机就根本无从谈起。

这种生理需要,即吃饭、穿衣的温饱需要普遍被认为是家庭所能满足的,大多数的学生在教学中的确也不存在这种需要,但生理需要并非不存在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贫困生身上。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们家境贫寒,昂贵的学费就已使家中捉襟见肘,生活费往往是省之又省,甚至每顿饭都只能吃馒头咸菜。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中国青年报的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1]。由此可见,贫困生特有的心理使他们不仅存在生理的需要,还使他们内心要强而又十分脆弱,不愿接受社会或者学校免费的捐助。如何既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又不伤及他们的内心,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教师对他们进行特别关注外,奖学金作为教学中的一种奖励手段也可以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因为奖学金是颁发给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一种奖励,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才能得到,无论家庭贫困还是家庭富裕,在成绩面前人人都平等,因此当贫困生取得奖学金时,这种奖励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肯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保护了他们的脆弱内心,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奖励能满足安全的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安全的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同属于缺失性需要。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高一层次,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需要安全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欲望。归属与爱的需要也叫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这是两个层次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比安全需要更高一级。但之所以放到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两种需要体现在教学中,都与教学气氛息息相关。和谐的教学气氛取决于教育关系中老师和学生的和谐相处、老师和学生能建立亲密关系,这种和谐氛围会使学生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他们的安全和归属和爱的需要,同时这种和谐的教学气氛的建立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爱。波尔诺夫就说过在教育关系中,教育者的爱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苏联著名教育专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儿童最喜爱的课就是他们最敬爱的老师的课,而老师要博得儿童对自己的爱,他自己首先应该充满着对儿童的“爱的激情”。而这种爱需要教师全心全意地、无一例外地爱每一个儿童。教师对儿童的爱,这是使儿童心情舒畅,促进他们奋发上进、健康成长的推动力[2]。换言之,这种爱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老师的“爱”,也是一个一直有分歧的话题,尽管有老师宣称惩罚也是一种“爱”。但“爱”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应该是相互的,不仅老师觉得自己付出了“爱”,而且学生能感觉到老师的“爱”,那么这才是教学中我们应该追求的“爱”。有人曾对3-6年级的1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你希望老师对你怎样”的一项中(三个选项:①表扬,②不表扬不批评,③批评。)学生选择表扬的占88%,选择不表扬不批评占12%,无一人选择批评;在“你不喜欢老师的原因”一项中(四个选项:①批评你,②体罚你,③作业布置太多,④课上得不好。)学生选择批评你占65%,选择体罚你占4%,选择作业布置太多占20%,选择课上得不好占11%[3]。上述两项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

这无疑证明,表扬比惩罚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因为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和微笑中,能感受到母亲般不计一切、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的“爱”。在这种表扬的“爱”中,学生安全和归属和爱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由此可见,奖励能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和归属和爱的需要。

四、奖励能满足尊重的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尊重的需要也属缺失性需要,它比归属和爱的需要层次要高,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指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受到他人的尊重指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的认可和别人的重视。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在教学中,学生的尊重的需要,一方面表现为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重视,另一方面在被老师认可和重视的同时,对自己价值的满足充满了自信。

尊重的需要其实就是一种源自于身份的需要。而身份的需要与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地位表达出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性和重要性,因此也是“身份”的一种表达方式,即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或地位就有什么样的“身份”[4]。

在教学中彰显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成绩排名。学生喜欢考试或惧怕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怕考试结果的排次,因为这往往决定了他们在班级、学校及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的“身份”,他们坚信这种“身份”决定着他们受尊重的程度。成绩排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正所谓“考试成绩好了洋洋得意,考试成绩差了垂头丧气”这种现象就透露出成绩好的学生之所以能洋洋自得,就是因为成绩为他们赢得了他尊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后进生则相反。再加之过往媒体对所谓高考或中考“状元”的吹捧,致使成绩已不仅仅决定了学生在学校内的“身份”,还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的“身份”。诚然,成绩排名能满足少数优秀生尊重的需求,但它的弊端就是在肯定少数优秀学生的同时,忽略了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这与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因为它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对地位的这种渴望,所以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排名也是被禁止的。那如何尽量满足所有学生这种尊重的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而奖励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表扬,比如在班级内评选所谓的“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新课改之后,教师更应该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尽量抛开成绩的因素,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对他们每一个人都进行奖励。奖励的形式很简单,比如一句表扬、一句赞扬,做一个“学习之星”的评选,但是这种简单的形式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个体从群体中凸显出来,也就是使被表扬的孩子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使他们体验到被重视、被认可的感觉,从而对自己也充满了自信,满足了他们的身份需要,也就满足了他们尊重的需要。很多学生在成年之后,依然会记得重视自己、给自己自信的老师。可见,尊重的需要在学生时代是多么的重要。

五、奖励能促进学生不断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也是最高等级的需要。它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并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从学习心理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4]。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它区别于缺失性需要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永不满足性,也就是说,自我实现需要的强度不仅不随其满足而降低,相反会因获得而增强,因此个体追求成长性目的是无限的,是无止境的。

既然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方法和手段使之得到满足,而应该尽量采取恰当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教学中,奖励是一种外部动机,而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共同作用产生的。虽然外部的学习动机作用往往较弱而且短暂,内部学习动机强烈而且持久,但在学习中,这两种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并且交替进行的。在刚刚接触一门新的学科时,由于对学科的无知,学生不可能有太强的内部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外部学习动机,比如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推动他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时,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的学习意向,使其竖立远大志向,这样外部的学习动机就渐渐转化为了内部学习动机。在学生拥有了持久的内部学习动机之后,教师仍然要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内部动机为主,适当运用外部动机,使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并行不悖,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从而在根本上使学生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地自我实现的过程。学习是无止境的,学生的自我实现也是无止境的,但是奖励这种外部动机作为内部学习动机的辅助,却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六、结语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动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关注个体本身的情感,而奖励在教学中无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因此奖励在教学中意义重大。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师对学生的“爱”。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奖励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奖励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体验,这些体验构成了他们的成长经历,是他们成长意义的展现形式,也是他们发现自我、形成自我的过程。虽然这些体验会因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个体而体现出不同的差异,但这种体验所能感受到的老师的“爱”却是相同的。作为教育者,应该用这种积极的方式去影响学生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自卑 敏感 迷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中国青年,2008.6.23.

[2]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走出师爱的误区http://blog.zjhnedu.com/group.asp?gid=16&pid=2041

[4]朱光明.表扬的意义——一种解释现象学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1(8).

[5]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层次 奖励 意义 理论 马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