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爱洒满学生的青春岁月

时间:2023-05-31 17:4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我是一个初中语文教师,执教二十六年。在漫长的从教生涯中,我深感现在的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越来越难教。不少学生表现出暴躁孤僻,蛮横任性,贪图享受,缺乏爱心,行为习惯不良、控制能力较差。而要改变学生的这种现状,光靠老师在课堂上强化纪律约束,空谈理想人格,早已显得苍白而无奈,必须另辟蹊径,寻求突破。

现如今,时代发展了,科技进步了,物质丰富了,条件优越了,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多样了,为什么学生却越来越难教了呢?

正当这一困惑萦绕于怀,苦思良策之际,今年暑期,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召开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动员大会。我心头不禁豁然一亮:学生这些异常表现的根源或许不在课堂上,而在家庭里。是啊,我们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只是一味地追求对教案的精雕细琢,对教学的精讲多练,对作业的精批细改,何曾表现出对学生的精心呵护啊?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更多地审视学生的心理压力。我们应该走进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的生活,近距离地感受学生的甘苦,触摸学生的心灵。

会后,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根据学生在校的异常表现,我们确定了走访名单,并且认真整理了被访学生的书面材料,按名单逐个进行了家访,填写了走访学生登记表,掌握了第一手翔实的走访资料。

这次走访,充分利用了暑期,时间长,范围广,对象多。被访的学生中,学习成绩有优有劣,行为习惯有好有坏,经济状况有穷有富,家庭结构有圆有缺。所搜集到的情况,比较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通过走访。我们客观而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素质和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综合分析走访资料,我们认为:不少学生在校的异常表现,固然有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这些缺陷严重危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情绪异常。

畸形的家庭关系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祖辈和父辈过多的关爱。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环境中,遇到挫折,经历磨炼的机会很少。而这种优越的条件大多是依赖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换来的,父母的外出或奔忙导致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把这项重大而深远的使命委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相隔两代,教育方式本来就陈旧而落后,再加上把这比“大熊猫”还要稀有的孙辈看得比天上的星星还要珍贵,自然是十分呵护,万般宠爱。这样骄纵溺爱的教育,导致学生任性自私,傲慢无理,贪图享受。更何况,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改变经济状况的同时,不少也改变了婚姻关系。婚姻关系的改变,最受伤害的就是孩子。生活安逸,少有挫折的孩子,突遇家庭的变故,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这让学生的心理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他们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和怨恨心理,变得暴躁冷酷、粗野蛮横、缺乏爱心。

沉重的课业负担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好多年以前,国家就强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然而,只要高考、中考还是凭分数择优录取,只要还没有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样地实行全民的普通高等教育,应试教育的脚步就不会彻底终止,老师的质量意识就不会真正地淡化,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不能切实地减轻。否则,一旦考试落后,领导查指标,点人数,不达标者大会批,小会斗,你的一切付出皆不认可,让你如何安身立命、扬眉吐气?

就以我校九年级为例,学生每天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除去早中晚餐和九十分钟的午休,最多也就四个小时,一天的学习时间长达十二小时,九门功课轮番轰炸,每个任科教师还嫌压力不足,动力不大。殊不知,每个教师施加一点点负荷,堆在学生身上就是九倍的压力。学生的压力在学校没有得到缓释,回到家里本想放松放松:上上网,聊聊天,看看电视,会会朋友,却又招来家长的一通指责和训斥。有些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期望近乎变态:家访中,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拿着考了108分的试卷给父母看,却不料兜头一句:“只考了108分呐?”难道非得考个满分才能令家长觉得面上有光?繁重的课业负担,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再优秀的表现,再出色的成绩,在家长那里也体验不到成就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甚至是自暴自弃。

有些家长甚至糊涂地认为,他们只要从经济上和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就行了,至于对孩子的教育,那是学校的责任。即便如此,家长也不能完全撒手。孩子在家里养成的不良习惯,会抵消学校的正确引导。家长即使在文化知识上辅导不了他们,也要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协调与合作,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当然,一次或几次家访,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是,通过家访这种途径,我们给学生送去的是温暖,是关怀,是他们一辈子也无法遗忘的记忆。这种美好的记忆,也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而繁复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协调统一。学校教育举足轻重,家庭教育也影响深远。作为教育者,我们理应经常与家长沟通,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对分数的关注少一些,对做人的指导多一些;无端的指责、埋怨少一些,平等的交流、谈心多一些。不要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而应更多地审视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捧出自己赤诚的心,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把老师的殷殷关怀化作润物的丝丝春雨,洒满学生的青春岁月。

推荐访问:洒满 关爱 青春岁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