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作家之:李娟

时间:2023-05-31 17:00: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作家名片】

李娟,陕西省作协会员,《读者》《格言》《文苑》等报刊签约作家,《北京青年报》《青春美文》《时代青年》《阅读经典》等报刊专栏作家。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曾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及“孙犁文学奖”首届散文大赛奖。出版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光阴素描》等。散文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散文年选和散文年度排行榜,入选中学生读本和全国中学生高考、中考语文试卷。

 李娟写作题材广泛,文风雅洁温情,蕴含大美,文字流水一般的清澈,很多我们曾经熟悉,并被丢弃的时间和信念,都被她一一捡了回来。李娟作为一个年轻的散文写作者,作品具有至情至性的情怀,她的散文抒发的是一种简静纯粹的人生境界,引发着读者崇尚真善美的心。

留白之美

李  娟

 中国水墨画讲究留白。留白处是天空、云朵、大海、皑皑的积雪,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意蕴深长。

 欣赏齐白石老人的一幅画《几树寒梅带雪红》,这是老舍先生给老人出了一道难题,用诗人苏曼殊的一句诗来作画。画中两截黝黑粗壮的枝干忽然间断了,和其他枝干没有连接,几乎显得很突兀。几枝红梅在严寒中怒放,剪雪裁冰,一身傲骨,隐隐还有暗香袭来。再一细想,这两截树干没有画下去,空白的地方不就是皑皑的积雪吗?千朵万朵压枝低,不画白雪,只画树干几枝,留白处就是白石老人笔下的雪,漫天大雪,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令人拍手称奇。这就是中国画的神韵,也是古老东方的意境之美啊。

 爱情也要有留白。沈从文先生写过:爱情是半开的花朵。说得多好。半开的花朵,还没有完全盛开,含苞待放,欲说还羞。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是女子的豆蔻年华,像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等到花儿全开了,就没有了悬念,没有了猜测和遐想,更没有了悠长的回味。

 其实,婚姻里也要留白,再亲密无间的一对夫妻,也要留出两人精神世界的空间来。夫妻间容易做到不离不弃、相濡以沫,但是,能做到比翼双飞、举案齐眉很难很难。胡适先生谈到夫妻相处时,曾说过一句格言:久而敬之。所谓敬,就是尊重对方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她是你的妻子,但是,她永远是一个独立人。是的,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才是有魅力的人。夫妻之间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体谅,精神世界里才能做到琴瑟相合、肝胆相照。比如,作家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代名士张伯驹和妻子潘素。

 读书也要有留白,留得闲逸和散淡。一卷书在手,随读、随记、随忘,那是读书的另一个境界。五柳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看来,不求甚解,乃是读书的真趣,也是读书时的留白。初读书时囫囵吞枣,忘乎所以,过些日子,再翻开书来细读,一瞬间,柳暗花明又一村。留白,就是留下思考和回味的时间。

 风动荷花香的季节,我在苏州园林里流连。恍然明白,苏州园林的建筑处处讲究留白。苏州园林,是中国文化对季节最敏感的诠释。见拙政园里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一处水榭,一座亭台,一扇花窗,一条回廊,仿佛一阕宋词,一首唐诗,诗情和画意痴痴缠绕。移步换景,人如行走春夏秋冬间,有清风明月相伴。园林里没有一处荷塘、回廊、亭榭是对称的,处处有留白。留园里有一座小亭,名可亭。意思是可以停下来,静静欣赏山水的小亭,可亭夏可赏荷,冬可观雪。它还有另一层意思,是可心、美好吧。

 有些美一直藏在意念里,不可说,不可诉,仿佛一开口就意味尽失。这就是苏州园林的美,艺术的美,爱情的美,文字的美。

 佛家言: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你不禁要问,世间为何要有遗憾?因为,遗憾就是留白,没有遗憾的世界,给你多少幸福和圆满,你也会感受不到。再美好的东西,都要有留白。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好文字不会写得太满,也不可以把话说尽。

 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人生最好的境界。人只有渐渐年长,才会懂得节制、自省,也懂得了留白之美。

                       (选自《2013中国随笔年度佳作》,有删改)

【赏析】

  留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绘画之中给人以无限遐思的意境之美;爱情之中增添猜测和遐想的悠长的回味之美;婚姻之中懂得相互敬重和相互体谅的人格之美;读书之中留有思考和回味时间的赏析之美;园林之中饱含空白意味的艺术之美……留白,意味着不完满,意味着留有遗憾,却能使人感受到幸福和美满的人生境界。

 文章先列举艺术、生活中的“留白之美”,最后一段引申到人生的“留白之美”,强调人生的“留白之美”和怎样才能真正懂得“留白之美”, 深化了文章主旨。

读书,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

李  娟

 在云南的丽江古城遇见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天雨流芳。这是纳西族的语言,翻译成汉语就是:去读书吧。多美!

 是的,上苍托先生转交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书房、教室、眼界、心扉的钥匙:读书。读书,一件事,贯串一个人的一生,也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人对纸质书籍的阅读渐渐减少了。然而,抚摸一本书,不仅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春日的午后,在温暖的阳光下翻开一本好书,那些文字不端架子,行云流水,如云端紫燕。好书如香茗,芬芳醇厚,意味悠长。此刻,你就沉浸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如和一位智慧、美好的朋友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那一刻,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好书如知己。当你和书中的人一见倾心,不禁要如此感叹。仿佛你心底埋藏多年的话,作者替你说了出来。你们在时光深处相遇的一瞬间,灵魂摇曳,情投意合。那些文字,不仅忧郁而且明亮,不仅沉静而且飞扬,不仅犀利而且温暖,不仅理性而且唯美。

 读大家的文字,觉得他的心就是一把紫砂壶,他们把文字养在心里,不论怎样平凡的琐事,养在这把紫砂壶里,倒出来的“茶”都是有茶香的。是啊,好文字当然是有香味的。所以,真正的好文字如春风拂面,雨中红莲,也是雪落梅花,暗香盈盈。他们充盈着诗意的诉说,纯粹的灵魂,清洁的思想。她洗去世间弥漫的尘埃,给灵魂以洁净和安然。

 好书,从来都是要静静阅读,慢慢欣赏的,而不是在网络上匆匆浏览。因为,网络阅读没有纸质阅读的质感和温度,也没有灵魂,更没有内心的安宁。网络阅读仿佛一个急着赶路的人,步履匆匆,行色慌张,这样的阅读是浏览和观光,是走马观花。可是,我们匆忙的脚步,焦灼的心,到底在追逐什么?一切都是因为“快”,一个“快”让阅读的美好意味尽失。那么,不要走得太过匆忙,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读得慢一点,等待灵魂慢慢跟上来。更不能忘记,在书中采集生活的美好,这是你我热爱生活的理由和依据。

 真正的阅读是灵魂的阅读,留出让读者思考、遐想、回味的空间。真正的好文字也处处留白,如一幅水墨丹青。只有胸中有山水的人,才懂得留白之美。

  清代的张潮这样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与月亮竟有着这样的渊源,不同的人生阅历、坎坷、磨砺,从书中领悟到的深浅和道理皆不相同,而好书从来都是一轮明月,它夜夜自天空洒下盈盈光芒,铺满尘世的每一个空间,滋养心灵的角落。读书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将人生活得如此清明而透彻。

 冬夜坐对一窗雪,如同坐对一卷书。窗外,是孙康夜读的皑皑白雪,屋内的人手捧一卷书。雪夜里学学古人,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清茶香茗,万物寂静之夜,听雪落寒窗。煮酒、品茗、读书,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美好的事吗?

  好书如同芳邻。它陪伴你,滋养你,慢慢成长。你从书的世界感知生命的愉悦,精神的光亮,灵魂的静美。那些优雅的文字,传达世间美好的一切:智慧,良知,悲悯,至善,信仰,理想和爱。似水流年里,唯有他们,能活过时间和未来。

 读书,也能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和人生观。每个人自幼要有一颗审视美好的心灵,分得清美和丑,善与恶。而如今的人,审视美的能力和意识正在悄悄丧失,而审视丑的好奇和猎奇心却比比皆是。尼采说:“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谨防自己也变成怪兽。”是的,你的心若简单,世界就简单。你的心若美好,世界就美好。因为,一个人的审美观何尝不是一个人的世界观?

 当你捧书阅读的一瞬,连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上苍微笑着俯视着你,俯视着向善向美的一颗心。自幼与好书为邻的人,养成良好的阅读品位和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品位的高低,也决定了他视野和思想的高低。

 那么,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也不要有功利心。读书只是谋心,只是为了自身的修养。邂逅一本好书,如同邂逅一个善美之人,一颗善美之心。那么,读最美的文字,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

  读书,原来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是一阵风吹醒一片云,是一颗心灵去唤醒另一颗心灵。

             (摘自《辽宁青年》,有删改)

【赏析】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心灵的一次美好旅行——留下美的享受、心灵的触动和睿智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读书就像“是一阵春雨唤醒一朵花,是一阵风吹醒一片云”,心灵由此变得滋润而美丽,自由而惬意。读书让我们看见自我,看见生活,进而享受生命的美好,让我们和作者一道“读最美的文字,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

推荐访问:热点 中考 作家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