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宽甸地区玉米螟发生及防控技术

时间:2023-06-19 11:36:01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玉米螟,又名钻心虫,箭秆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等旱粮作物,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世界性害虫。玉米螟在宽甸地区一年发生两代,主要以亚洲玉米螟为主。

一、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亚洲玉米螟雄蛾黄褐色,体长10~14mm,翅展20~26mm。喙发达。复眼黑色。前翅黄色,斑纹暗褐色。内横线明显、呈波状纹,有一小深褐色的环形斑及一肾形的褐斑,环形斑和肾形斑之间有一黄色小斑。雌蛾翅展26~30mm,较雄性颜色淡,前翅浅灰黄色,横纹明显或不明显。后翅正面浅黄色,横线不明显或无。卵单粒扁平、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半透明。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mm,头壳深棕色,体浅灰色或浅红褐色,有纵线3条,以背线较为明显,暗褐色。

玉米螟的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宽甸地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粱上产卵。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春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成虫将卵产在玉米叶背中脉附近,每块卵20~60余粒,卵期3~5天,幼虫5龄,历期17~24天。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3龄后蛀入为害,雄穗、雌穗、叶鞘、叶舌均可受害;老熟幼虫一般在被害部位化蛹,蛹期6~10天。在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一代卵及幼虫密度高,一般发生为害重。玉米螟的天敌种类也较多,在适宜条件下赤眼蜂的卵寄生率可达80%以上。

二、为害症状

玉米螟食性很杂,寄主植物广泛,在宽甸地区主要为害作物有玉米、高粱、及豆类。玉米螟以幼虫蛀茎为害,一般3龄以下幼虫“潜藏”为害,4~5龄为钻蛀为害。初孵幼虫潜入心叶丛,蛀食心叶造成针孔或“花叶”。3龄后幼虫蛀食,叶片展开时出现排孔。玉米进入孕穗期,幼虫取食雄穗。当雄穗逐渐散开时,幼虫开始向下转移蛀入雄穗柄或转移雌穗着生节及其上、下节处蛀入茎秆。穗期世代幼虫潜藏取食花丝继而取食雌穗顶部幼嫩籽粒,3龄以后部分幼虫蛀入穗轴、雌穗柄或茎秆。受害植株营养入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籽粒干瘪、青枯早熟,折蓼掉穗。遇风倒伏则损失更大。此外,玉米螟为害常引发玉米穗、茎腐病的感染,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

三、发生程度

宽甸位于辽宁省东部,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6.5℃,年降水量1123.9毫米,年均无霜期145天。其中玉米是宽甸县主要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近45万亩。由于近几年冬季温度较常年偏高,玉米秸秆过腹过圈焚烧量减少,存量大增,导致玉米螟越冬基数增大,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宽甸县的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春季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处理完毕,压低虫源基数。可采用高温沤肥、秸秆还田、白僵菌封垛等措施,减少发生基数,降低发生程度。

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大面积诱杀,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设灯时期应为6月末至7月末,灯设在较开阔场所,灯距100~150m。

3、生物防治

(1)白僵菌治螟

在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玉米秸秆用孢子含量80亿~100亿/g的白僵菌粉100g/m3,用手摇喷粉器或分层撤布菌土进行封垛。

(2)赤眼蜂治螟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害是玉米螟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主要是依据赤眼蜂喜欢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块中的特点,导致玉米螟卵败育,从而达到防治目的。放蜂时间应选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盛期,宽甸地区大约在6月20日左右,田间百株卵块达到1~2块时开始放第一次蜂。间隔5~7天放第二次,每公顷两次放蜂15万~30万头,每公顷每次放蜂30点,将蜂卡别在玉米中部叶片背面。大面积连片防治才能保证良好的防效。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用性诱剂诱杀雄蛾。

4、化学防治

玉米螟属于钻蛀性害虫,掌握施药时期特别重要,必须做到将虫消灭在蛀入茎秆或雌穗之前。主要是以颗粒剂心叶投药为主。心叶期投施3%克百威颗粒剂,或0.1%高效氯氟氰菊酯颗粒剂,使用时拌10倍煤渣或细砂颗粒,每株1.5g。或用1%对硫磷颗粒剂或1%辛硫磷颗粒剂,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颗粒剂1~2g。

推荐访问:玉米螟 防控 发生 地区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