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文体,占据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散文教学的地位如此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散文教學并未引起语文教师足够的重视。我们在教学中,面对一篇散文,要怎么处理才算到位,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学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键词: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体会
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散文时,要论其有效性,我以为当先搞清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然后把握其特有的教学目标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方法方可收效,下面就此问题作一梳理。
一、掌握散文的文体特征
教好散文,首先要掌握散文的文体特征,只有我们老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教好学生。
“形散神聚”,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散文的“形”指的是散文的外在形式: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等因素,是比较具体的。散文的“神”指的是散文的主题,也就是蕴含于“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无论内容多么广泛,形式多么自由,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明确的,集中的。
根据中学教材中所选散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就写人而言,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抒情性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性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茅盾的《白杨礼赞》等。
议论性散文重于理智,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标要求,再结合散文特点,我个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增进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1、分析意境。意境是散文的生命。教学中若能抓住散文物我一体的意境,才能把散文的思想、感情、技巧讲得深入浅出,还散文之完整、动人的本来面目。
要将学生引入意境,教者首先要进入意境。进入意境的前提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师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之中,在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带着强烈的感情,把意境传导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使师生双方与作者作品两方的思绪自然而然地协调共振起来,一同展示出文章中的画面。如朱自清的《春》,展现出描写春景的画面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教师导游,学生畅游。师生共入意境,深情涵泳。在赏析中感受、思索,作品感染了学生,学生领悟了作品,教学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寻找线索。线索即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叫文章的思路。它使分散的材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在取材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所以,线索对散文来说,它的作用更大。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必须把握线索,理清思路。抓住了散文的线索,文章的脉络就清清楚楚了。线索可以是景,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个生活中的细节。由于有线索贯穿,所以散文散得开也收得拢。如果教学散文时只会孤立地抓字、词、句、段,而没有从文章思路线索上加以考虑,则犹如是拣了一颗颗零散的珍珠,而没有形成一串串璀璨夺目的项链,以至收效甚微。
3、抓住文眼。文眼往往有极强的概括力,找出文中的总结句,就容易点出文眼了。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教者要始终抓住文眼,细致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入情披文,顺理成章。
4、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富于文采,需要同学们细细咀嚼,从而深化对课文思想感情的认识和体会。品味语言在阅读测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考点,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品味词语的精妙;二是分析句子的丰富内涵及其表达效果。
通过对语言运用的分析,从小处咬文嚼字,学习景物描摹、感情升华、哲理揭示的技巧。
5、读写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帮助学生借鉴、模仿立意谋篇、选材组材、精心策划、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习得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以读助写,促成读写一体,以此来指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以提高语文水平。
三、散文教学中的朗读培养
朗读是初步感知散文语言理趣之美的最好方法。它能将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进而深入体味文章丰富的内涵。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只有入情入境反复吟诵,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情趣和韵味才能产生。
综上所述,散文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散文教法更无固定的模式可循。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打开思路,以积极的姿态打破现实与教学园地封闭隔绝的状态,以新的课程理念更新散文教学的观念,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让散文真正走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无限魅力。